加熱煙上市卡關2年無解!矢板明夫直言:會縱容走私重挫政府公信力

矢板明夫直言加熱煙上市無解,會縱容走私 重挫政府公信力。(戴志揚翻攝)

菸害防制法上路超過兩年,依法可以上市的加熱煙,至今仍卡關在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中,前日本《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早在2023年煙防法剛上路不久,就神預言臺灣管制加熱煙相較於西方國家和日韓,根本停留在上一個歷史階段,如果外國人不小心把加熱煙帶進臺灣,不但可能被沒收,還可能被罰款。這些規定,使一些習慣了吸加熱煙的外國癮君子不願意來臺灣旅行。甚至政府刻意阻擋加熱煙上市,會縱容走私加熱煙形成犯罪溫牀,最終的結果也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長期觀察臺灣的矢板明夫,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提到,加熱煙在許多先進國家有很高的市佔率,甚至在日本市場佔有率已超過30%,且美、英、德、法等國家普遍對加熱煙課徵較低稅率。他也提到,相較於紙菸,加熱煙不依靠明火燃燒,能大幅降低二手菸影響與火災風險,且日本隨着加熱煙普及,因吸菸導致的火災數量也明顯下降。

「政府遲遲不開放,說加熱煙合法,結果入國又變成走私。」矢板明夫受訪時進一步表示,臺灣對加熱煙的管制顯得矛盾重重,更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他指出,有嚴格的法規及審查,但卻沒有杜絕使用,臺灣至今仍未全面開放加熱煙,導致部分民衆只能透過非法途徑購買水貨,這種「合法卻無法取得」的現象,反而成爲走私者牟利的機會,還讓市場陷入不公平競爭的局面。

矢板明夫也提及,一些專家認爲加熱煙因沒有燃燒,相對的危害較紙菸低,雖然仍有學術爭論,只是相較紙菸,加熱煙普遍被認爲沒有二手菸,對使用者和周圍的人的危害較低。他說,政府若持續拖延開放,恐會讓吸菸者轉向未經檢驗的走私煙品,反而對公共健康造成更大風險。

對於外界質疑,衛福部日前也迴應,確實已有業者提出申請,目前仍在審查程序中,並強調「絕無刻意拖延」。不過,由於審查進度緩慢,市場仍無法取得合法產品,導致外界質疑政府是否在「變相保護紙菸市場」,因爲紙菸一年的銷售額有兩千億元,如果加熱煙上市,直接受影響的就是紙菸,所以最不希望加熱煙上市的就是紙菸商,這樣的『陰謀論』也讓民衆越來越認定是事實。

最後,矢板明夫強調,世界上很多事情是必要之惡,雖然煙不是好東西,但是如果社會有這個需求,政府就應想辦法解決,或者政府幹脆就立法把煙完全變成違法,不要說加熱煙合法,卻又不開放;他批,政府等同在縱容走私的溫牀,「有些事情應該去做,就要推動,要讓社會往前走」。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