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支持企業“走出去”與“一帶一路”建設,陸家嘴金融沙龍聚焦跨境金融服務升級
近年來,企業“走出去”的需求愈加迫切,在此過程中,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單一融資服務,而是更加期待金融機構能夠提供涵蓋投融資、風險管理及專業諮詢的全方位、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
當前,跨境金融服務的便利化水平提升,以及金融對“走出去”企業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已成爲金融機構與企業界共同矚目的焦點議題。近日,第十期陸家嘴金融沙龍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人士,圍繞如何進一步優化上海跨境金融服務、打造更加適配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展開深入討論,共同探討金融對“走出去”企業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路徑。
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提升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快,跨境金融服務的便利化水平成爲衡量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上海作爲中國金融開放的前沿陣地,近年來在跨境金融服務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企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仍是當務之急。
在沙龍主旨演講中,上海市委金融辦副主任林文傑詳細介紹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及亮點。林文傑指出,《行動方案》的出臺旨在解決企業在跨境金融服務中面臨的諸多痛點和堵點問題,如資金跨境調撥不便、融資渠道受限、外匯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等。《行動方案》從支付結算、外匯風險管理、融資服務、保險保障和金融綜合服務等五個方面提出了18條具體政策舉措,力求通過政策創新和制度優化,爲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林文傑強調,《行動方案》的亮點在於多項政策的先行先試和數字化賦能。例如,試點通過再貼現窗口支持人民幣跨境貿易再融資,優化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管理政策,鼓勵銀行逐步實現資金跨境支付自動化處理等。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極大地提升跨境資金流動的效率和便利性,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範圍內更具競爭力。
金融機構作爲跨境金融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在提升便利化水平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平安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副行長黃震在發言中分享了平安銀行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的實踐經驗。黃震指出,平安銀行依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政策優勢和自身的跨境賬戶體系,積極探索金融創新,實現了產品維度和客戶維度的全包圍。近年來,平安銀行在內保外貸、自貿債、資金池業務、貿易結算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爲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
黃震認爲,儘管上海在跨境金融服務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紐約、倫敦等成熟國際金融中心相比,仍存在跨境資金流動效率、金融市場國際投資者佔比和金融基礎設施國際化服務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因此,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需要金融機構與政府部門的協同努力。他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優化FT賬戶功能,加強銀團貸款創新,提升跨境人民幣融資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升結算匯兌體驗。
加大對“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帶一路”倡議爲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金融支持則是企業順利開展海外業務的重要保障。本次沙龍中,多位嘉賓圍繞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企業“走出去”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經驗。
銀行的國際化佈局與服務創新是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戰略產品發展總監楊京在發言中詳細介紹了渣打銀行在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戰略定位和實踐經驗。楊京表示,渣打銀行的營業網絡與“一帶一路”市場的重合度超過75%,在40多個市場設有營運網點,其中20多個市場的營運超過百年。過去5年,渣打銀行支持了720個“一帶一路”共建項目,總金額超過1300億美元。楊京強調,渣打銀行通過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豐富的外匯套期保值產品和個性化的融資解決方案,爲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楊京認爲,金融機構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僅要提供資金支持,更要通過自身的國際化佈局和專業能力,幫助企業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渣打銀行通過在海外培養中文人才和中後臺營運人員,爲中國企業在當地提供近距離服務,確保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順利運營。
保險作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着“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首席風險官孫增產在發言中表示,保險機構應通過風險減量管理、專家服務和再保險合作,爲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風險保障。孫增產介紹,永誠保險在電力能源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承保了大量海外電力項目,並積極參與上海再保險中心建設,籌建再保險運營中心,推動國際再保險承保能力和技術的引入。
孫增產強調,保險機構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應重點關注火電等傳統能源項目的風險保障需求。他建議,國際再保險公司應爲中國火電企業提供再保支持,增強中國企業的風險抵禦能力。同時,保險機構應積極參與平臺規則制定,推動共建中文標準和中國指數,提升中國保險市場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
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和強化對“走出去”企業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力度,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各方的協同合作。林文傑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跨境金融服務的優化工作,通過建立推進機制、強化宣傳推介、加大法治保障和加強風險監測預警等具體舉措,確保《行動方案》的落地實施。林文傑表示,未來上海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立法和監管機制,爲跨境金融服務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