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身障輔具審查 衛福部新制「民間可提案」最快118年新增補助項目

衛福部近期公告新規,因應科技輔具推陳出新,未來身障團體、地方政府等單位均可提出輔具項目修訂,由審議小組共同決定是否納入,預估可加快審查進度,每3年修訂一次。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全臺身障族羣人數逾120萬人,多數身障者必須使用輪椅、助聽器等「生活輔具」,補助金額及項目,由「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規範。衛福部近期公告新規,因應科技輔具推陳出新,未來身障團體、地方政府等單位均可提出輔具項目修訂,由審議小組共同決定是否納入,預估可加快審查進度,每3年修訂一次。

衛福部社家署公告「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修正作業原則」、「身心障礙者輔具補助項目審議小組設置及運作要點」2項新規,副署長張美美說,民間團體反應,輔具補助項目修正時間間隔太長,上次修正時間超過十年,由於科技進步,輔具項目推陳出新,市面上有新型輔具出現、舊型輔具遭淘汰,爲此,盼透過前述2項新規,加速審查進度。

張美美說,過去輔具修訂基準,是由衛福部蒐集民間意見,本次新規公告後,地方主管機關、全臺各縣市40處輔具中心、復健相關醫事機構、護理機構、醫事團體、社福機構、身障團體、輔具相關專業團體等,都可提出修訂需求,這些單位在第一線服務民衆,接獲民衆反映特定輔具項目沒有補助時,可循機制向中央提出,藉此瞭解民衆需求,預計明年元旦開始接受提案。

衛福部收集前述單位提出的輔具補助修訂內容後,將依規定排除醫療輔具、已獲健保給付項目,及由其他補助辦法給付項目,並確認提案輔具若爲醫療器材,符合衛福部食藥署相關規定,逐案評估後,送交新設置的審議會審查,審查委員組成依新規,需有地方及中央主管機關,如經濟部標檢局、食藥署等代表,以及身障團體、地方學者專家等,由社家署蒐集名單,衛福部長勾選而定。

張美美表示,審查委員任期3年,委員數量21至25人,考量輔具項目多元且複雜,除委員聘用上會平衡不同障別團體,如有需要時,依規定可邀專家、身障團體列席,諮詢專業意見,目前預估,每次審查時間約3至4個月,實際時間依照案件數量而定,考量輔具補助還需通知地方政府編列預算,而預算編列必須提前一年,預估新規上路後,可每3年一輪更新輔具補助基準。

張美美指出,明年元旦開放各界提案後,依前述程序,如有新輔具項目列入補助,預計將在117年2月通知地方政府編列預算,下半年各地方政府議會審議通過後,最快可從118年1月通過,並開始補助身障者使用這些新型輔具。另,本次輔具基準修訂時,參考衛福部不同單位新增補助或給付項目運作模式,本次新設機制,類似健保藥品給付審議方式,力求快速、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