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高水平研究型醫科大學

日前,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圍繞“‘一校一策’推進市屬高校高質量發展”到首都醫科大學調研。他強調,作爲首都高校和醫療系統骨幹單位,首都醫科大學在醫學教育、臨牀研究領域擁有雄厚資源和獨特優勢,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抓戰略發展機遇,發揮學校資源優勢,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不斷提升辦學水平,推動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創新、醫療服務等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醫科大學,更好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

位於南校區科研北樓的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於2023年11月實體化運行,是首都教育系統第一個新型研發機構。殷勇聽取創新中心建設進展情況彙報,詳細瞭解科研團隊引進、科研組織管理、研究人才培養、技術平臺搭建等情況,希望創新中心進一步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優勢,聚集國內外頂尖研究人才和科研團隊,與首醫大及其附屬醫院充分融合發展,用好學科教育和臨牀研究資源,持續完善雙聘、三聘等機制,以才聚才、以才育才,成爲學校培養拔尖醫藥研究人才的重要平臺,助推首醫大學科建設水平、附屬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堅持國際視野,圍繞臨牀和基礎研究的前沿領域和重要需求,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提升醫學科學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促進醫教研產深度融合發展。

隨後,殷勇到科研北樓二層展廳,結合沙盤聽取新校區規劃建設、學校建設發展等情況彙報,並現場與市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推進解決學校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他強調,當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藥健康的交叉融合,正加快醫學基礎研究、臨牀應用研究以及藥械研發進程。首醫大要加強謀劃佈局、充分釋放潛能,加快培養和聚集各類高水平人才,推動學校和附屬醫院建設發展取得更大成效。要高水平推進附屬醫院新院區建設和發展,加快建設研究型醫院,爲患者提供更優質便利醫療服務。優化新院區選址佈局和建築功能設計,完善周邊軌道交通等配套,推進醫務工作者職住平衡,增強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要立足當下、着眼長遠,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前瞻性、高標準推進新校區建設,努力建成百年精品校園。處理好與首醫大本部、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等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增強融合發展、協同發展效應,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藥健康創新高地。

市政府秘書長曾勁參加。(記者 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