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賺到有房有車!36歲臺北男健康4狀況崩潰了:工作盡頭是長痔瘡?
一位男子表示自己努力工作到在臺北有房有車,卻伴隨着過重、便秘、痔瘡、掉髮問題,相當崩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汲汲營營工作只爲了改善生活,不過有時可能也因此導致身體健康出問題。一位36歲男子近日表示,自己努力工作、加班,順利打拚到在臺北有房有車、不愁吃穿,不過卻也因此賠上自己的健康,除了掉髮、體重上升、常常便秘長達一週,甚至還長了痔瘡,讓他坐着痛、站着痛、夜不能寐,常常上廁所後得把痔瘡塞進去,讓男子無奈直呼「努力工作的盡頭是長痔瘡嗎?」,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原PO在Dcard發文指出,爲了業績和升職、賺更多錢改善生活,他幾乎每天加班到晚上11、12點,常常忙到吃不了飯或是隨便吃個便當、泡麪,雖然順利在臺北賺到有房有車、不愁吃穿,卻也賠上了自己的健康,先是體重變重、常常便秘一週,更難受的是痔瘡問題,「坐着痛、站着也痛,連睡覺都不舒服」,平時上完廁所得自己把痔瘡塞回原位,另外還有嚴重的掉髮問題。
原PO感嘆,他並非抱怨工作辛苦,而是覺得自己像是被工作掏空、沒有靈魂的人,因此忍不住覺得當初的努力根本不值得賠上健康,「賺大錢的代價,難道就是這樣嗎?痔瘡跟落髮會不會只是一個小小的警訊?」
對此,許多網友紛紛迴應,「小時候都說要趕快出社會賺錢養家,但沒有人告訴我,工作後會有那麼多副作用」、「我也是工作壓力大&累到身體發炎,痔瘡就會開始發作坐立難安,後來還血便,算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後來離職以後加上規律運動就有好蠻多,只有真的又睡眠不足、太累的時候纔會發作」、「生小孩也會痔瘡」、「首先先去看醫生,痔瘡跟落髮都可以」。
事實上,根據本站過去報導,健保署108年統計,全臺痔瘡患者有39萬人,好發族羣爲50~59歲,臺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指出,臺灣每年有數10萬位民衆因痔瘡求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則建議,預防痔瘡應避免久坐久站,隔一段時間就要動一動促進血液循環。平時應規律運動,也可以試着溫水坐浴,多攝取高纖食物並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