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時、受僱人數 科技業增 傳產衰退
受關稅戰等因素衝擊,主計總處調查八月傳統產業的加班工時、受僱員工人數都較去年同期衰退。圖爲臺中一家水塔製造廠的員工趕工出貨。本報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發佈八月受僱員工相關統計,從加班工時、受僱員工人數兩項指標皆可看出產業差異,其中科技業受惠AI商機,加班工時持續攀升,傳統產業卻出現衰退;受僱員工人數也呈現傳產、科技業一消一長的情況。
主計總處昨發佈一至八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四萬七七○九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點九八,扣除物價後,累計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四萬三六三八元,年增百分之一點一二,增幅爲近五年最高;前八月全體受僱者總薪資平均數成長百分之三點八七,剔除物價後實質總薪資成長百分之二,增幅爲二○一九年、七年來同期最高。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前八月總薪資年增百分之三點八七,其中除了經常性薪資因爲基本工資調漲,廠商調薪等原因,還包括獎金加班費等發放,主要與景氣影響廠商業績有關,由於今年年終獎金髮放不少,因此總薪資增幅大。
外界關切美國對等關稅八月生效後,對製造業衝擊是否顯現在加班工時。譚文玲說,八月製造業加班工時十七點三小時,月增○點三小時,連續十五個月成長,不過產業有別。
譚文玲表示,電子零組件八月加班工時廿九點六小時,連續廿六個月成長,創一九八○年六月、四十五年三個月以來最高;電腦電子光學加班十五點五小時,也是連續十三個月成長,代表AI需求強勁,科技產品消費性電子如蘋果手機iPhone 17九月上路,廠商鬚生產製造備貨。
不過,部分傳產業八月加班工時呈現衰退,例如傢俱製造業年減四點六小時、橡膠製品製造業年減三點六小時、汽車及零件業八月加班工時十四點二小時,年減二點九小時;紡織業加班工時十一點一小時、年減二點六小時。此外,基本金屬製造業加班工時廿點一小時、年減兩小時;機械設備業年減○點六小時;運輸工具及零件製造業加班工時十八點一小時、年減一小時。
譚文玲說,傳產業加班工時衰退,不只從八月開始,有些四、五月就開始,因此原因不一定全是對等關稅,可能還有產能過剩、匯率等多重因素影響。
八月受僱員工人數增減也可看出科技業與一般傳產業差異大,譚文玲指出,紡織業八月受僱人員年減四千人、減幅百分之五點二九;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年減三千人、減幅百分之三點七七;塑膠製品製造業受僱人數年減兩千人、減幅百分之一點六九。反觀電子零組件受僱人數年增一點七萬人、增幅百分之二點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造業年增一萬人、增幅百分之四點二,廠商都因需求大而增聘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