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電子業加班工時飆45年新高 傳產卻苦哈哈

8月電子業加班工時飆45年新高,傳產卻苦哈哈。(資料照/洪凱音臺北傳真)

主計總處14日公佈統計指出,製造業8月加班工時17.3小時,月增0.3小時,連續15個月正成長;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受惠AI需求強勁、iPhone 17新品上市,加班工時更多達27.9小時、連續26個月成長,創逾45年新高;不過,部分傳產就苦哈哈,因訂單減損,不僅加班工時落入負成長,連受僱員工人數也跟着減少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分析,AI及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強勁,當消費性電子新品上市有備貨需求,也會帶動生產與製造備貨,這些會反映在相關業別的加班工時上,她再舉另個產業爲例,像電腦電子光學制品製造業加班工時15.5小時,連續13個月正成長。

相反地,傳產包括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等傳產,8月加班工時都呈現年減趨勢, 主計總處認爲,可能與對等關稅、海外產能過剩或匯率因素等有關。

譚文玲進一步指出,臺美對等關稅8月上路,傳產不但受到20%+N 關稅影響,若還有海外生產過剩、匯率等因素干擾,對體質不好廠商,更沒有研發能力跟上市場腳步,難以因應市場變局,可能受到衝擊更嚴重。

主計總處同步公佈最新薪資統計,今年前8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爲4萬7709元,年增2.98%,創25年來同期最高;實質總薪資年增2%,爲近七年同期新高;主計總處解讀,因薪資成長幅度超越物價漲勢,顯示勞工實質購買力跟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