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專校院「寄存名額3077個」處高檔 專家:臺積電也需要科大生

▲社會普遍認爲普高未來出路比技高好,但專家指出,技高出路不差,至少水電工不會被AI取代。(圖/大同大學提供)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5學年一般大學寄存名額爲8校、452名,寫下近4年新低,但技專校院寄存名額爲36校、3077個名額,卻仍然維持高檔,也是6年內第三度超過3千名,其中私立技專校院寄存名額不僅逆勢上漲,更佔總數的93%。專家分析,主要是社會氛圍與家長觀念造成,導致就讀普通高中人數超過技高,達到約9比7,但事實上,臺積電也需要來自科大的技高生。

教育部推出寄存名額制度,大專校院可根據自身招生狀況評估申請寄存減招名額。根據教育部公佈115學年度主動寄存招生名額,一般大學共有8校、452名,爲4年來新低,其中公立大學2校寄存217名,私立大學6校寄存235名,校數去年16校少了一半,寄存總數更比去年615名減少近三成。但公私立大學寄存名額呈現相反走勢,私校2年來減少9成,但公立大學則大增超過7倍。

不過,在技專校院部分,115學年共有36校、3077名寄存名額,爲6年來第三度超過3千名,其中公立5校寄存209名,私立31校寄存2868名,比114年增加449名,也是連續6年寄存名額都在2千名以上。

▲115學年技專校院仍有36校寄存3077名額,仍維持高檔,其中私立技專校院佔比偏高。(圖/教育部提供)

對於一般大學寄存名額大減,但技專校院卻維持高檔,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表示,一般大學名額減少,主因是學費貼補政策及就業取向導致選系不選校,私校也快速調整招生策略,同時也反映出少子化之後,學生與家長仍是「先公立後私立、先普高後技高」的傾向。

魏佳卉進一步指出,由於家長與社會氛圍,普遍認爲就讀一般高中比技術型高中出路好,所以從114、115學年,普高與技高的高三學生數比例約9比7,加上技高學生可以報考學測,以及政府對私校的學費補貼政策,導致考生不斷往私立大學傾斜,恐怕明年報考統測人數會跌破7萬人。

「技高不如普高是刻板印象」,魏佳卉強調,就算是臺積電,也需要製程產線工程師,這些工程師很大比例來自明新科大、龍華科大等科技大學,年薪也是破百萬,薪資高於一般大學非理工科系學生,但由於國內生源不足,導致科大尋找境外生,而且「水電工不會被AI取代」,念技職更有一技之長,家長與學生的觀念要改變,教育部也要用力宣導鼓勵,以免出現人才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