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去哪兒:走進“衛星店” 探訪“看得見的後廚”
“哪兒能點到乾淨又衛生的外賣?”面對《記者去哪兒》欄目的提問,一位外賣小哥引導記者,來到北京某商圈內的一處集中式外賣廚房。烤鴨套裝、西紅柿炒雞蛋、熗炒土豆絲……通過,軟件下單後,一份包裝精美的外賣很快送到記者手上,打開一嘗,烤鴨皮酥肉嫩,與門店堂食口味相差甚微。
在這裡的廚房,幾個攝像頭引起了記者注意。“通過攝像頭直播,讓‘明廚亮竈’清楚地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烤鴨是不是現片的、菜是不是現炒的、後廚乾不乾淨、包裝是否衛生,消費者一看就知道了,吃着也就更放心。”全聚德奧運村店廚師長張剛告訴記者。言語間,他打開手機App相關界面,後廚裡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如今,外賣服務已經走進千家萬戶,體量持續壯大。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92億人。在帶來便捷的同時,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也引發廣泛關注。以“人民投訴”平臺相關投訴爲例,不少網友反映,自己點到的外送和在店內吃的差別較大,有的店鋪沒有相關經營資質……
守護外賣食品安全,各地正在加速探索。在瀋陽,相關部門鼓勵外賣騎手在取餐過程中,對餐飲單位特別是無堂食外賣餐飲店的髒、亂、差等問題,拍照或文字描述,通過相關係統推送給監管部門。今年七月,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制定發佈了全國首個聚焦“無堂食外賣”全鏈條服務的團體標準,旨在提升外賣食品安全水平。
聚焦到行業,不少餐廳、平臺從不同層面設置了嚴格的外賣經營標準,讓消費者吃着更放心。2024年,美團創新外賣專營新模式——品牌衛星店,截至目前,平臺已與全國800個頭部品牌合作建成了5500多家品牌衛星店,2025年底門店總數將達萬家。這其中,全部新增衛星店必須開通“互聯網+明廚亮竈”後廚直播,成爲守護外賣食品安全的新探索。
“消費者可通過App實時查看食材處理、烹飪全流程,監管部門也能同步監督。同時,AI巡檢系統會自動識別直播中的不規範行爲並預警,消費者發現問題可一鍵反饋,平臺實時跟進處置,從多維度保障外賣食品安全,讓 ‘看得見的後廚’ 成爲常態。”美團外賣品牌衛星店北京區域相關負責人田野表示。
據介紹,衛星店與品牌傳統大店採用同一食材供應鏈、同一餐廚人員培訓體系、同一出餐標準,依託數字化與 AI 能力,實現 “店型輕量化”,讓品牌以較低投入拓展市場。
2024 年,我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6357億元,這背後不僅是煙火氣,更承載着經濟發展新活力。當外賣行業進入精細化、規範化發展的新階段,期待更多新模式、強管理護航產業發展,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責編:喬業瓊、高雷)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