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醫藥基金淪爲“迷你基”,拿什麼拯救你?

財聯社7月30日訊(記者 李迪)醫藥板塊行情火熱之際,一些醫藥基金卻正面臨規模困擾。

許多醫藥基金業績優異,但規模卻很小。有產品年內收益超70%,二季度末規模卻不足5000萬,淪爲“迷你基”。分析這一現象的原因時,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持有人在回本或減虧後選擇贖回,另一方面,前幾年業績不好導致的規模縮水也難以快速修復。

在規模壓力下,近期有績優醫藥基金髮布清盤風險提示,還有產品則“遺憾”清盤,成爲“倒在黎明前”的典型案例。

面對規模壓力和清盤壓力,公募機構正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新增銷售機構等方式積極維持績優醫藥基金的持續運作。這些操作有助於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持有人因基金清盤而錯失後續的醫藥板塊潛在收益。

績優醫藥基金卻是“迷你基”,面臨較大規模壓力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廣發醫藥創新混合發起式的A類份額在今年以來實現79.68%的收益,在4508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37。而該只基金規模過小,二季度末A類、C類份額合計爲3890.77萬元。

並非僅有這一隻績優醫藥基金正面臨規模困境。二季度末,交銀醫療健康混合發起、南方港股醫藥行業混合發起(QDII)、平安中證港股醫藥ETF聯接的規模均不足5000萬。而截至7月29日,這三隻基金A類份額的今年以來收益均超70%。

此外,國泰創新醫療混合發起、泓德醫療創新混合發起式、太平醫療創新混合發起式、財通資管創新醫藥混合、安信醫藥創新股票型發起的二季度末規模也不足5000萬。而這些基金的A類份額均在今年實現了50%以上的收益。

爲何績優醫藥基金也會淪爲迷你基?業內人士指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部分持有人在回本或減虧後選擇贖回。過去幾年醫藥板塊行情低迷,醫藥主題基金的持有人承受了較多虧損,持有體驗較差,因而存在較強的拋售意願。

另一方面是這些績優產品在前幾年市場不好時虧損過多,資金流入、淨值下跌等因素造成產品規模縮水過多。即便今年業績好轉,但市場信心恢復需要時間,這些產品未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資金流入,因而規模壓力未出現好轉。

一績優醫藥基金瀕臨清盤,還有產品倒在黎明前

7月29日,鵬華基金髮布《關於鵬華創新醫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7月28日,鵬華創新醫藥混合的基金資產淨值已連續4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

而若該產品的基金資產淨值連續5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則將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條款,該只基金將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且無須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

而該只基金業績排名靠前。截至7月29日,鵬華創新醫藥混合的今年以來收益爲55.76%,在4508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08。

與“績優基金瀕臨清盤”同樣令人惋惜的是,還有醫藥基金倒在黎明前。

今年6月底,富榮醫藥健康混合發起因成立滿三年後規模不足2億而清盤。截至清盤日,該基金的今年以來收益爲14.23%,業績整體靠前,在4525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029。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成立於2022年6月28日,雖今年業績有好轉,但難以彌補過去兩年多的虧損。截至清盤日,該基金的成立以來回報爲-20.79%,仍處於虧損狀態。

7月以來,醫藥板塊行情表現突出,且業內人士認爲醫藥行業未來有望繼續回暖,而富榮醫藥健康混合這隻產品卻失去了分享板塊紅利的機會。業內人士指出,若基金管理人通過持續營銷方式擴大產品規模,併爲該只產品成功保殼,該產品或有望在未來的醫藥板塊行情中扭轉虧損態勢。

公募基金忙保殼,多隻績優產品召開持有人大會

爲維持績優醫藥基金的持續運作,基金公司做了很多努力。

近一月,共有大成恆生醫療保健ETF(QDII)、平安醫藥精選股票、財通醫藥健康混合等4只醫藥主題基金通過召開持有人大會的方式保殼。

其中,財通基金已成功召開財通醫藥健康混合的持有人大會,並審議通過《關於持續運作財通醫藥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議案》,成功保殼。

此外,還有公募爲旗下規模較小的醫藥基金新增銷售機構,以求通過擴大銷售渠道的方式來提升產品規模。

以平安中證港股醫藥ETF聯接爲例,該產品的今年以來漲幅超70%,而其在二季度末的規模不足5000萬。該產品的基金管理人便通過新增銷售機構等方式進行持續營銷。平安基金於6月時爲該產品的E類份額新增螞蟻(杭州)基金銷售、京東肯特瑞基金銷售等三十餘家代銷機構。

公募機構積極維持績優醫藥產品的持續運作,有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若這些績優基金因規模問題面臨清盤,投資者可能錯失後續的醫藥板塊潛在收益,還會面臨重新尋找投資標的的問題。此外,產品清算期間的資金佔用也會造成一定成本。

此外,這些操作也有助於公募基金的長期經營和發展。績優基金是基金公司的重要 “名片”,其良好的業績表現能夠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口碑和競爭力,形成良好的業務循環。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示風險稱,投資者在投資時,需要關注基金的清算風險。投資規模過小或近期發佈清盤預警的產品後,如果該產品最終清算,投資者的投資規劃可能會被迫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