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金融股 偏多操作

圖爲記憶體模組。(路透)

股價狂奔多時的AI股,上週又在美國甲骨文公司釋出高達5,000億美元史詩級驚人待交付訂單的利多下,由半導體股領軍,美股與臺股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由於AI基礎建設,不論是採用龍頭輝達、競爭者AMD的AI晶片,或是採取成本、技術更能自主可控的ASIC模式,加上海量資料傳輸所需的網通晶片,業者無論採用哪個解決方案,現階段很現實的就是少不了臺積電(2330)高階製程的支援。

所以,臺積電也再一次是臺股這波新高行情背後最大的推力;畢竟臺積電在MSCI臺灣指數中的市值佔比高達45.2%,而臺積電佔臺股的權重也已拉高到39.75%,所以只要權王一動,臺股不漲也難。

由於很多外資給予臺積電的目標價尚未到價,以臺積電每漲1元貢獻加權指數8點來算,現階段操作檯股最好先把指數放在一旁,專心選股比較能掌握到行情,或是乾脆買進市值型的ETF來解決選股的困擾。

在新高的臺股環境下,本週Fed預期啓動降息,股市資金行情能否再延燒?從技術面觀點來看,由於上檔已無線形壓力可參考,建議投資人短線可觀察月線正乖離是否已屆反轉點來決定短線進出;中線來看,若行情持續以脫繮野馬之勢狂飆,則建議觀察年線乖離來找停益點。

其次,投資人也可留意融資籌碼增幅是否追上指數漲幅,導致籌碼趨於凌亂?或是在指數創新高的過程,量價配合是否得宜?有沒有出現爆量長黑或持續量價背離等徵兆,作爲繼續做多與否的依據。

再從基本面來看,近期的SCFI貨櫃運費報價指數只有美洲線因跌近成本線而反彈,其他航線仍呈下跌。由於美國10月14日起就要針對大陸航商以及大陸制船舶加收靠港費,航商應該已經開始調整船隊因應,真正需求恐尚未出現。

目前,除AI產品有望出現傳統旺季拉貨現象,以及蘋果新iPhone拉貨之外,其他筆電、非蘋陣營手機等傳統科技產業,以及傳統之成衣、運動休閒用品、傢俱等,很多業者都表示沒看到年終旺季徵兆,不利股價表現。

科技類股漲幅大,甲骨文的利多是否加深泡沫感?是很多投資人心中的疑慮。非電族羣中,金融股隨股市創新高、債券殖利率大幅下滑,預期獲利將漸入佳境;房市、車市在政策趨鬆的預期下,業績有想像空間,但可能因爲利潤縮水,加上資金閘門開的還不算大,因此仍有不少個股破底,想做多建議跟隨投信法人腳步爲宜。

塑化股方面,EIA及IEA兩機構均預測原油至2026年底均將供過於求。雖然烏克蘭近期加強攻擊俄羅斯石油煉製廠及出口管線的重要加壓站,影響俄國近17%煉製產能,但除非中、印兩國減少採購,或因美國降息之後美元走軟帶動美元商品報價反彈,或大陸反內卷真正落實,廠商停止流血殺價,在此之前,預期AI相關個股仍將是盤面主流,建議投資人做多可留意近日才轉強的記憶體族羣,以及具高殖利率的金融、證券等低基期股。

(作者是羣益投顧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