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藏寶圖】文昭/默君

默君,我的老媽,今年八十三,從年輕時就愛看《聯合報‧副刊》到現在。其實她不叫默君,也沒人這麼喚她,是她在心裡爲自己起的文藝小名,有一天她偷偷告訴我的。

默君只有小學畢業,成長過程經歷戰後初期,家庭經濟狀況非常拮据,外婆生了十三個小孩,一大家子擠在桃園市區租賃來的小屋子。默君從小乖巧懂事,會在大熱天端着切好的西瓜,到香客如流的桃園大廟叫賣,賺得的錢原封不動地交給她母親。也常跟姊姊們扛着全家人的衣服,到東門溪畔去洗滌,拿着木槌邊捶邊洗,隔壁洗衣的阿桑見了都忍不住稱讚:「洗得真乾淨,每一件都白鑠鑠!」

她的能幹給人留下好印象,十四歲的默君,經長輩引薦進入公家機關,擔任工友。她上進肯學,從倒茶、打字到出納、財產及庶務管理,都做得有模有樣。有一次審計部人員前來視察,讚不絕口,特別把她做的資料印來當範本。

民國50年,美國副總統詹森訪臺,民衆夾道歡迎,好不熱鬧,也參訪了默君服務的行政區域。那年她十九,秀氣臉龐,清湯掛麪,穿着一件紅洋裝,胸前綴着小提琴別針,站在後排苦楝樹下的小土丘上,想看個清楚。沒想到詹森副總統竟撥開前排民衆,跟她親切握手,臨走前,又來握一次,還說了幾句話;雖然她聽不懂英文,卻已受寵若驚。此後她常說,她和美國總統握過手,而且是兩次,因爲兩年後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詹森就接任總統了。

二十五歲那年,默君嫁給她同事,連生了四個女兒,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她飽受壓力,但仍兼顧家庭與工作,直到屆齡退休。默君忙碌生活中,最大的調劑就是夜深人靜時翻閱《聯合報》,尤其是副刊。

現在的老媽,讀得更是渾然忘我,不時惹得老爸吃味,抱怨她早晨翻過,下午再讀,睡前還要再看。老媽說,讀報總比和他大眼瞪小眼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