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泰大直鄰損都更 流標

臺北市中山區「基泰大直」建案2023年9月因施工不慎坍塌。(本報資料照)

臺北市中山區「基泰大直」建案2023年9月7日因施工不慎,導致工地坍塌、鄰房傾斜變成危樓遭強制拆除,25戶居民被迫撤離。爲避免鄰損擴張,北市統整東側、南側基地辦理公辦都更,但2案至今皆流標。民衆黨臺北市議員林珍羽認爲有3大流標原因,包括地質不確定性高、廠商利潤薄、招商條件嚴苛。北市都發局允諾,會持續訪商瞭解疑慮再做計劃調整。

林珍羽指出,基泰大直東側、南側基地地質鬆軟,不確定因素高,由於北市地下水豐沛,後續保固責任廠商無法評估。此外,有廠商認爲利潤較低,且目前房價已近高點,但建築成本不斷上漲,廠商投入風險高、報酬卻有限。且由於是公辦都更案,北市府除了要求高資本額外,還限定自有資金比例,招商條件嚴苛。

她也建議,將東側、南側基地以「災後特例」作爲都更的專案計劃,由市府直接擔任實施者,希望在今年底能夠有新方向。

林珍羽直言,市長蔣萬安上任後雖積極推動都更,但2026年起北市將推動綠化率、綠容率等政策,中央也有虛坪改革,都會變成臺北推動都更的阻礙。

林珍羽說,目前基泰大直地基雖然用水泥填滿、暫無公安疑慮,但仍有支撐物、挖土機及工務所埋在地下,應做相關檢測和評估,市府掌握基地安全狀況,讓周邊居民安心生活。

都發局長簡瑟芳承諾,會持續去訪商、討論基地疑慮增加民間業者的投標意願,並同時與住戶溝通後再做計劃調整。地基安全性部分,會在1個月內和建管處討論基地安全檢測評估方式。

當地大直里長曹邦全說,有居民擔心基地安全性,也有人希望東側、南側基地和基泰大直基地工程應同步改建,可避免3個工程相互影響也縮短工時,萬一因此延伸出其他鄰損問題,還牽涉到修復、賠償,如果能同時蓋完等於多了3區新房子、較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