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中小學平板使用 將自建管理系統納管

審計報告提及基隆市國中小學行動載具管理及教師商借作業都有待改進。圖爲東光國小師生使用平板教學畫面。圖/基市府教育處提供

審計報告關注基隆市國中小學行動載具使用率及管理不夠到位,及教師商借不符規範等議題,基市府教育處表示,明年改由市府自建載具管理系統,納管率將提升爲7成以上。商借制度會朝中心人員專職化,具候用校長資格等方向執行,兼顧專業和平衡學校人力需求。

基隆市立國中小學2019年起推動數位學習,至2024年9月底各校配置載具累計1萬1887臺,依教育部建置行動載具管理系統資訊顯示,基隆市僅7369臺納入管理,比率約62%,近4成未納管。

審計報告說,若無法運用管理系統掌握載具使用情況,對是否下載非法軟體與學生使用安全等,將形成盲點。

另,基市府有訂定商借要點,商借教師以1個學年度爲原則,有必要以延長2次爲限,每次延長最長1個學年度。商借教師返校服務後,應服務2學年度以上才能再商借。審計報告查出,部分教師借調逾4、5個學年度,或返校僅1個學年度即再度借調。原服務學校須另聘代理或代課教師,影響學生受教權,也增加經費負擔。

教育處表示,教育部歷年共撥補基隆7369臺學習載具,這些全數納管,另外4518臺載具是學校自購,或家長、善心人士捐贈,才未納入教育部系統列管。教育部撥補的載具今年3至5月平均使用率94.65%,教育部2026年起全面推動「生生有載具」,改由市府自建行動載具管理系統,各校載具納管率可望達7成以上。

商借教師部分,因教育事務日益繁複,有借重教師專業需求,未來將朝中心人員專職化,以具候用校長資格者爲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