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央撥補平板未納管有隱憂 基市:明年自建系統管理 使用率已達94%
審計部總決算審覈報告提及基隆市國中小學,行動載具管理及教師商借作業都有待改進。圖爲東光國小師生使用平板教學檔案照片。圖/基市府教育處提供
審計部總決算審覈報告提及基隆市國中小學,行動載具使用率及管理、教師商借作業有待改進。基市府教育處今天表示,明年改由市府自建載具管理系統,納管率將提升至7成以上。商借制度會朝中心人員專職化,具候用校長資格等方向執行,兼顧專業和平衡學校人力需求。
基隆市立國民中小學聘任專任教師,配合政策以行動載具及網路輔助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科技進行自主學習。市府另訂定商借教師協助教育處各業務科、各中心及國教輔導團等單位事務。審覈部在113年總決算審覈報告,點出這兩項工作都有待精進。
審計報告指出,基隆市立國中小學2019年起推動數位學習,至2024年9月底各校配置載具累計1萬1887臺,但依教育部建置行動載具管理系統資訊顯示,基隆市僅7369臺納入管理,比率約62%,有近4成未納管。
細分各校載具納管比率,有16所學校低於20%,約佔總校數29.63%,更有3校納管比率不足3%。運用管理系統無法掌握未納管載具,是否低度利用,或下載非法軟體與學生使用安全情形。
審計報告也提及基隆市市立學校112學年度教師數及學生數合計2萬3195 人,配置學習載具1萬1887臺計算,約每2人配置1臺,但各校人數及配置載具比例不一,介於3.98人至0.84人配置1臺。
審計單位分析學習載具分配情況,東光國小配置143臺,超過全校師生120人,即每0.84人配置1臺,另外有27所學校1至2人配置1臺,26所學校2至4人配置1臺,各校配置比率存在差距,市府應督促辦理系統納管作業,並改善配置差距情形,提升使用效益及學生使用安全。
基市府有訂定商借中小學或幼兒園教師協助服務實施要點,教育處各業務科、各中心及國教輔導團等單位,可依規定商借教師辦理相關事務。審計單位認爲,借調期間原服務學校須另聘代理教師,除增加經費,也影響學生受教權,應審慎評估借調人數是否妥適。
商借實施要點規定,商借教師以1個學年度爲原則,有延長必要者以延長2次爲限,每次延長最長1個學年度。商借教師返校服務後,應服務2學年度以上始得再商借。每一學年度商借教師人數,除編余缺教師外,以27人爲限,商借教師原服務學校應視實際需要,在商借期間聘用代理或代課教師。
基隆市立國中小正式教師,109至113學年度借調至教育處各業務科、各中心及國教輔導團等單位,不含編余缺教師24人,分別爲23、23、28、21及42人,113年借調人數加上編余缺教師共66人,已超過教育處預算專任員額47人。
審計報告查出,部分教師借調逾4個學年,甚至有超過5個學年度,或返校後僅1個學年度,即再度借調。部分學校被借調逾3名教師,部分學校借調比率逾10%,原服務學校都須另聘代理或代課教師,影響學生受教權及增加經費負擔,市府應依借調規定辦理,確保教學品質及授課延續。
教育處表示,教育部歷年共計撥補基隆7369臺學習載具,教育部行動裝置管理系統全數納管,另外的4518臺載具是學校自購,或是家長、善心人士捐贈,所以未納入教育部系統列管。
教育處說,教育部納管的載具今年3至5月平均使用率爲94.65%,尚稱穩定,後續將視各校使用狀況,管理載具調撥作業。教育部115年起全面推動「生生有載具」,並改由市府自建行動載具管理系統,評估各校載具納管率將可提升至7成以上。
商借教師部分,教育處指113年度因應中央頒佈「國民教育及特殊教育輔導團與中心組織運作辦法」,市府增設相關任務編組,因此要延攬現場具相關專長教師,以全時或部分時間支援。教育事務日益繁複,確有借重現場教師專業實際需求,未來將朝中心人員專職化,並以具候用校長資格等方向,兼顧專業並平衡學校人力需求。
審計部總決算審覈報告提及基隆市國中小學,行動載具管理及教師商借作業都有待改進。圖爲東光國小師生使用平板教學檔案照片。圖/基市府教育處提供
審計部總決算審覈報告提及基隆市國中小學,行動載具管理及教師商借作業都有待改進。圖爲東光國小師生使用平板教學檔案照片。圖/基市府教育處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