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鄭正鈐罷免案未通過 新竹雙罷竹籃打水一場空

國民黨新竹市立委鄭正鈐。圖/鄭正鈐提供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不論選舉或罷免皆然。新竹市因市長、立委雙罷,在大罷免浪潮中佔有獨特一席之地,如今,罷免鄭正鈐不通過,即使爭議纏身,但民進黨整體的仇恨值仍超過鄭正鈐,最終,新竹市的民意決定讓其留任,綠營與罷團忙了一年,敗給了正當性不足,無論怎麼盤算,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民進黨與所謂公民團體發動的大罷免,從網路到市場,從議會到街頭,讓罷免聲浪席捲全臺。新竹市史上首次罷免投票,表面是公民團體推動,但明眼人一看就知有民進黨撐腰,選舉後期甚至不演了,直接將雙罷總部設在民進黨新竹市黨部。

投票前一晚,罷團與竹市綠營議員再次強調鄭正鈐與中共眉來眼去,在國會強闖、輾壓許多擴權、灑幣、親中法案,鄭正鈐本身也官司纏身,甚至與高利貸暴力討債集團首腦有密切關係,新竹必須重開機;鄭正鈐說,賴清德打算將非我族類的「雜質」打掉,搭配柯建銘欲以刑法100條將在野黨關起來,一旦國會陷入綠營一言堂,對臺灣民主政治將造成莫大傷害與影響。

投票日當天,整體投票率約五成,顯示藍綠白三大陣營都高度動員,且竹市三個行政區都「完勝」對手,面對雙罷案的「共戰」格局,竹市成「藍白合」示範區,以組織票奏效、選民歸隊,成功挺過大罷免。

罷鄭失敗,代表綠營僅催出部分綠營基本盤,卻催不出更多中間選票,無法突破選票天花板,也說明罷免正當性不足,身爲綠營大佬,也自稱是大罷免潮發起者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難道沒有政治責任?

至於鄭正鈐,當選立委拿下8萬8000多票,這次票數卻突破10萬票,面子裡子雙贏,無論明年要角逐市長或連任立委,都將有更雄厚的本錢。

民進黨趕在選罷法新法公佈前提出罷免,罷免門檻偏低,流於報復性工具,將民主視爲玩物,新竹雙罷的背後是柯建銘撐腰,從地方到中央都有資源,卻是有權無責,這起罷高案,已將戰火升高爲「藍白、民進黨」信任投票,藍白的支持者也逐漸交叉認可,相互取暖。

雙罷讓竹市成爲火藥庫,雙罷發言人林志潔靠着伶俐口齒與清晰邏輯在全臺大罷免潮四處開戰場,政壇解讀林志潔只要能成功罷免鄭正鈐與高虹安其中一人,就可當成跳板,無論明年參選新竹市長或之後再角逐立委,在柯建銘的支持下將大有可爲。

不過,民進黨可能忘了,要讓人民感動,就必須提出一個讓人感動的願景,大罷免註定只能感動一部份的人,賴清德的脫序、柯建銘的失控,即使師出無名,極端力量仍猖狂,最終喚起沉默之師。無差別的罷免,只會更激化對立,鄭正鈐過關後,竹市綠營的下一步,將是難關。

今天是罷免投票日,新竹市立委鄭正鈐面臨罷免,今開票結果出爐,鄭正鈐於傍晚5點50分自行宣佈罷免案未通過。記者王駿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