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哪種「人民當家作主」纔是真光復?

對岸爭搶臺灣光復話語權,國安會諮詢委員黃重諺表示,「只有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纔是真正的光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臺灣光復八十週年,中共官方高調紀念,昨天甚至展開法律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將十月廿五日訂爲「臺灣光復紀念日」,欲以「政權繼承」的論述,取代中華民國光復臺灣的史實與搶奪話語權。

對此,國安會諮詢委員黃重諺表示,「只有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纔是真正的光復」,暗指大陸連人民都無法當家作主,有何資格談臺灣光復?

「人民當家作主」不只是臺灣政治人物慣用語,更是中共近年常掛齒、自我標榜的一句話。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2022年中共「二十大」報告再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甚至,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於2021年還以總書記習近平爲作者,編輯出版《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一書。

顯然,「人民當家作主」早已被對岸吸納,套個時下青鳥們的流行語,即已成爲另類「支語」,卻仍獲黃重諺青睞,用來標榜臺灣民主、反擊中共,並藉以闡述什麼纔是「真光復」。

不過,這也不是綠營第一次與中共一同使用類似的政治術語或概念。去年底立法院修正通過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三項法案,總統賴清德即曾宣示「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是爲日後「大罷免」之濫觴。對照文革時期毛澤東提倡「大民主」,用於對付階級敵人,語境上何其神似?

話說回來,當朝高官既能以「打着紅旗反紅旗」的手法,奚落中共既無民主,即沒資格談臺灣光復,卻也不妨反求諸己;既然大家都過光復節,認真想想,臺灣人民當家作主了嗎?

自1995年起,中華民國已八次直選總統、三度政黨輪替,臺灣人民豈有不能「當家作主」之理?但面對在野黨國會多數,賴總統六月在「團結三講」中卻又昭示全民「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了,不是這樣喔!」此言還成爲年輕人流行的口頭禪。捫心自問,臺灣人民真的當家作主了嗎?

易言之,「人民當家作主」既可用來諷刺中共沒資格談光復,也可驗證中華民國是否「光復」了臺灣。民進黨靠着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而取得執政權,若這是「人民當家作主」無誤,難道還要說「沒有什麼臺灣光復節」嗎?

歷史不是斷裂、而是延續的。即便不談國際條約與文件等高深的大學問,臺灣光復也是繞不過去的;就算無視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縱使是綠營口中只有76年曆史的「中華民國臺灣」,也不會從石頭裡蹦出或者從天而降。

說得好,沒有人民當家作主,就沒有「真光復」;反之,若否認中華民國光復了臺灣,又何來人民當家作主的憲政體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