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盧媽鎖螺絲止血 豬瘟解封後第一刀

臺中市政府應非洲豬瘟事件,折損兩位局長,市長盧秀燕下重手,被視爲團隊「鎖螺絲」記者黃仲裕/攝影

非洲豬瘟疫情在臺中爆發後,中央痛批地方防疫失靈,要求全面檢討,歷經近三週的防疫攻防與輿論壓力,市長盧秀燕終於在今天出手,宣佈撤換三位防疫主責官員農業局長張敬昌、環保局長陳宏益、動保處長林儒良。這波人事震撼,被視爲盧秀燕正式展開「鎖螺絲」行動,象徵她在疫情告一段落後,開始系統性整頓與究責。

根據市府聲明,三位官員在非洲豬瘟防疫任務中「未恪守中央防疫指引」「督導不周」,造成防疫鏈條斷裂,對中央應變中心指令「傳達不確實」,導致防疫出現重大疏漏。除被免職的三名主管外,其餘涉有疏失人員亦已移送政風及人事單位調查,強調「毋枉毋縱、不寬貸」,以重建行政紀律。

事實上,盧秀燕對於人事處理已早有定見。據瞭解,她在疫情中期即已着手評估局處首長更替名單,並找妥接任人選,但考量疫情優先,爲避免外界誤解爲「甩鍋」,才選擇等到中央宣佈解封后再行動。如今防疫邊境鬆動,盧秀燕啓動內部檢討,也代表市府進入重整階段。

這起疫情起於臺中梧棲一處養豬場,該場廚餘蒸煮紀錄造假、設備早在四月損壞,環保局稽查浮報、動保處通報延誤、農業局督導不實,層層失守最終釀成破口。中央疫調結果公佈後,證實市府初期聲稱「蒸煮合格」的說法不符事實,引爆社會輿論與中央震怒。這場風暴不僅暴露基層執行漏洞,也突顯市府內部指令傳遞與監督的系統性問題。

「盧媽鎖螺絲」成爲市府內部形容這波整頓的關鍵字。市府官員透露,盧秀燕已要求全面檢視防疫通報鏈、跨局處協作與資料回報流程,並強化指揮權責劃分,避免未來再出現「資訊誤傳」與「責任落空」的狀況。她並強調,「防疫優先不是免責理由,行政怠惰絕不容許。」

這次人事震撼是盧秀燕上任以來罕見的強勢整頓,也被視爲她試圖穩定民心重要一步。臺中市議會內部評價分歧,有民進黨議員認爲「亡羊補牢」也有認爲是「必要止血」,更有聲音質疑市府是否僅止於人事問責?市府團隊還有一年多的任期,必須再該檢討再精進。時間。

經歷這場防疫風暴,臺中市政府正面臨執政以來最大信任考驗。盧秀燕以撤換高層展現負責態度,但能否藉此重建公信、補強治理體系,仍有待時間驗證。她的「鎖螺絲」動作,既是止血,也是宣告臺中防疫與行政紀律,將重新上緊發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