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林思銘拿下近7成不同意票 挺進下屆縣長關鍵在這

823新竹縣第二選區立委林思銘成功守住席次,最終同意票33813票、不同意票76239票,不同意票佔近7成。記者黃羿馨/攝影

823新竹縣第二選區立委林思銘成功守住席次,最終同意票3萬3813票、不同意票7萬6239票,不同意票佔近7成。這場罷免戰役不僅讓林思銘化解政治危機,也使他在藍營2026縣長人選佈局中取得先機。從結果來看,竹北科技選民及竹東地方基盤雙雙展現強力支持,分別以約6成、7成的不同意票比例,成爲穩固的票倉關鍵。

回顧林思銘的處境,2024立委選舉他雖勝出,但僅獲得44.8%得票率,若與時代力量王婉諭及民進黨曾聖凱兩人票數相加,處於結構性劣勢,罷免門檻僅5.8萬同意票,讓他備感壓力。然而,對罷免團體而言,新竹縣屬泛藍選區,連署過程並不順利,直到二階補件才勉強達標。

真正扭轉局勢的是726罷免態勢,藍白合作守住先前的罷免挑戰,不僅激勵藍營士氣,也爲林提供了可複製的戰術模式。此後,林迅速與民衆黨新竹公職接觸,展開聯合造勢、站路口活動,催化藍白支持者的投票意願。

尤其在竹北,過去被視爲高自主性、難以掌握的都會型大樓票倉,這次不同意票達63%(同意票爲20634票、不同意票爲37027),顯示泛白選票明顯迴流。竹東鎮更以73%不同意票(不同意票爲26902,不同意票比例約73%),鞏固林思銘的地盤,讓他穩住罷免防線,不僅化解個人危機,也爲2026年縣長選戰奠定基礎。

林思銘團隊同時採取「陸戰、空戰」雙線佈局:早晨向通勤族問候,晚間深入基層辦說明會;空戰則由黃國昌拍片聲援,形成輿論助力。相較之下,罷免方雖在726後獲民進黨全力介入、時力分頭進擊,但資源與後勤遠不及藍營,加上後期內部分歧、動員疲態,使罷免動能逐漸衰退。

值得注意是,此次罷免攻防也反映出新竹縣政治正在擺脫傳統藍綠對決。民衆黨雖爲新興勢力,但在竹北等都會選區已有影響力,恐成2026選戰的關鍵變數。

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分析指出,此次大罷免迫使藍白在新竹縣不得不合作。過去因分裂,讓非民進黨勢力得以操作並收割選票,如今這些紅利已被吐回。杜聖聰也提醒,藍白在未來的選戰策略與佈局上,必須更爲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