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盛董事長蘇百煌:品牌下單保守 公司保留產能、聚焦高毛利產品

集盛董事長蘇百煌。本報系資料庫

集盛(1455)董事長蘇百煌14日出席「2025年臺北紡織展(TITAS)」時表示,全球景氣仍充滿不確定性,品牌商下單趨於保守,爲避免價格競爭造成毛利受損,公司策略性保留部分產能,不追求「接滿訂單」,而是專注於高價值產品開發,以提升長期競爭力。

蘇百煌指出,目前集盛主要客戶仍以成衣廠爲主,但由於品牌端擔心市場突發狀況與庫存壓力,普遍採取急單、短單模式,訂單能見度僅至今年底。集盛因此採取彈性產能管理,避免陷入低價搶單的惡性循環。

針對產業環境,蘇百煌坦言,今年以來能源與電力價格全面上漲,特別是臺灣電價調升,使紡織業營運成本明顯增加。紡織業是高能源、高人力的產業,除了原料外,能源與人力是最大負擔,成本上漲已是全球趨勢,難以迴避。集盛已針對生產流程與設備持續調整,並將發展重心轉向高質化與差異化產品,強化利基競爭力。

蘇百煌表示,目前公司並未吸收關稅成本,主因上游廠商經營已相當艱辛,因此與客戶協議。他也提到,集盛近年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減少低階聚合物產能,轉向高端尼龍市場發展。今年臺北紡織展展出重點之一,即爲具高耐候性、舒適度與膨鬆性的尼龍66系列,展現公司朝高端應用轉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