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科技管理 巡檢機器人吸睛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左二)、工研院長劉文雄(左一)等人,聽取「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介紹。(曹婷婷攝)
丹娜絲風災過後,工研院出動5座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挺進災區,支援民衆緊急用電需求,幫手機、呼吸器充電兼冰存食物,除扮演馳援角色,E-Cube18日於工研院創新周活動化身冰淇淋吧、啤酒吧,展現作爲臨時供電之外的商業多功能用途;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能即時偵測雞隻體溫變化,協助防疫。
工研院18日於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工研院創新周」系列活動,現場展出逾30項產業化創新技術成果。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產業必須在國際貿易壓力與永續需求間找到突破口,工研院攜手國際大廠與在地夥伴,協助南臺灣產業鏈強化韌性,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典範。
工研院綠能所先進光電與整合應用代理組長黃朝揚表示,每座E-Cube搭載4.5k瓦太陽光電,可儲存40度電,換算可使用逾30個小時,臺南日照1天即可儲滿,陰天也可儲存三分之一電力。過去多在市集結合VR遊戲展示,風災期間挺進災區滿足民衆手機、呼吸器充電以及冰箱冰存需要,這次經驗可作爲未來結合韌性電力、通訊等功能,當災害來襲時,就是一座具備行動通訊的臨時據點。
工研院中分院也以國產晶片、感測器打造出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可以即時蒐集雞隻影像與熱成像資料,協助農場進行雞舍巡檢與健康監測,化身「禽類的保母」。
中分院科技農工系統技術組專案組副組長柯文清說,透過機器人巡檢,體溫有0.5度變化就能被揪出,養雞場哪隻雞死掉或發燒,第一時間即可掌握,未來雞舍管理可趨向無人化,減少人與動物接觸,落實防疫需求,提升育成率。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行政院剛通過AI新世代建設,其中一項就是大南方新矽谷發展AI產業,當中包含矽光子、高速量子運算、智慧機器人、全民智慧生活圈等,而「全民智慧生活圈」目的就是要協助各行各業善用AI工具,這部分將從南部做起,今年是準備期,明年就要快速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