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只花2萬5飛10國!全職旅人「10招買到便宜機票」大公開
▲雪兒分享10個買到便宜機票的方法。(示意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記者劉維榛/綜合報導
全職旅人雪兒表示,曾飛歐亞非10個國家旅行的她,機票竟只花了2萬5000元。關於如何買到便宜機票,雪兒也大方分享10個撇步,包括注意機票達人的訊息、買早鳥/晚鳥票、旅展購票、坐廉航、多轉機點與第三方出發等,但便宜背後也要注意時間成本。
「雪兒 Cher」在臉書粉專表示,她當起「自由人」的身分已近10年,以前都是邊走邊買機票,尤其剛裸辭的前3年,心中有初步規劃後,就買了幾段單程機票出發旅程。這種說走就走的旅行方法,想必不少人會覺得機票很貴,雪兒則回答,其實在長途旅程裡「一點都不貴!」
雪兒說到,她2017年歐亞非10國78天,所有機票加起來一共2萬5000元;當年還去了紐澳、亞洲四國,117天全部機票加起來大概3萬3000元。而便宜的主因就是「時間換取空間」,雪兒表示,長途旅行的好處就是可以「以當地出發最便宜的機票」爲下一站目的地,不過這絕非一般上班族可以辦到。
至於該如何買到便宜的機票?雪兒分享10個超狂撇步,但勢必也有缺點,像是廉航位子不優、等待時間長、冷門的搭機時間,她也直言,不會在一年前就先買票,因爲便宜票幾乎天天有,但要找到「好地點、好時段」纔是真正困難,因此要隨時注意機票動態,大概就可以抓出高低落差點。
第一、隨時關注機票達人們訊息,看別人做功課。第二、連結反向票,從第三方出發。第三、選擇廉價航空,椅子爛,沒服務,沒行李。第四、多轉機點,時間長。第五、開哩程票,前提你要有足夠的哩程數。第六、善用中停跟開口,多玩幾個城市。第七、購買OTA平臺的航空組合票,時間差到不行。第八、在航空公司或OTA平臺促銷期購買,看手快跟網速。第九、在旅展期間跟淡季購買,不搶一窩蜂。第十、選擇早鳥或是晚鳥,特價總在最早跟清艙。
回顧2023年疫情趨緩時,她感嘆,機票價格大幅飆漲,光是日本來回就動輒破萬,歐洲3萬、南美5至6萬都不稀奇,「但錢可以再賺,時間卻無法重來,所以再貴我也咬牙買下去」,沒想到貴的不只是機票,許多國家的行程住宿跟餐飲都貴到一塌糊塗。
而光是今年上半年,雪兒就飛了不丹、尼泊爾、泰國、中國、歐洲與土耳其,除了機票花掉10萬,還面對各種旅程中的變化,「燒了單程商務艙32000哩程,還浪費了一段卡達航空回程票。」
至於下半年行程,她安排了泰國、北歐、沙烏地阿拉伯、日本與中國的旅程,雪兒也笑說,很多人問她怎麼有勇氣,她的答案只有一個「買好機票準備出發就可以」,畢竟錢都花下去了,還有什麼好擔心。
※本文獲「雪兒 Cher」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