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民健康:“副總裁僞造印章案”或致公司損失約3000萬元

財聯社4月18日訊(記者 盧阿峰)因此前的“副總裁僞造印章案”,濟民健康(603222.SH)計提了相關損失約3000萬元,公司去年業績因此虧損擴大。對此案件,公司正準備積極應訴,並做出部分讓利以維護客戶合作關係。

濟民健康今日發佈公告,對去年業績進行了預虧更正,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爲-0.62億元到-0.52億元,與上年同期-0.65億元相比,同比將實現減虧。公司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母淨利爲-0.15億元到-0.1億元。

對於此次更正的原因,與濟民健康此前“副總裁何清紅僞造印章案”密切相關。公告顯示,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於2023年3月私刻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印章,並在銷售過程中,冒用公司名義用假章與經銷商簽署《補充協議》,約定若經銷商在一定期限內沒有實現產品銷售,在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有權將產品退回公司,公司需給予經銷商所退回產品採購金額10%的資金佔用補償。

近期,公司陸續收到部分經銷商發送的律師函,要求公司按照《補充協議》約定履行退貨退款義務,並支付貨款資金佔用補償。公司收到上述律師函後,立即啓動了相關事項調查。詳訊請看《涉嫌僞造印章兩年實現1.17億銷售額 濟民健康起訴自家副總裁 經銷商能否拿回貨款?|速讀公告》

對此,公司表示,基於當前掌握的情況,公司合理估計了該事項可能造成的損失約3000萬元,並進行了相應的會計處理;同時,公司對原2025年的銷售目標進行了修正,對公司庫存商品補充計提了跌價準備約800萬元,並計提了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涉嫌非法侵佔公司存貨造成的損失約200萬元。

公告顯示,公司取得初步證據後,於2025年3月24日向公安局報案,台州市公安局黃岩分局已對“何清紅等人僞造公司印章”一案立案偵查;與外部律師團隊成立了專項工作組,主動與各經銷商聯繫,摸排《補充協議》簽署情況及其庫存情況,協商解決方案,包括公司做出部分讓利以維護客戶合作關係、積極準備應訴等。

“對於這一發展情況並不意外。”安徽省醫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谷先鋒告訴財聯社記者,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濟民健康已經傾向於向經銷商即客戶妥協,也明顯意識到了自己企業的內部管理存在問題,“企業自己管理存在問題,造成的損失,是不能轉移給客戶的。”

據悉,何清紅於2022年2月加入濟民健康,擔任副總裁職務,主要負責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及安全注射器國內市場的營銷工作。銷售模式爲先款後貨,買斷式銷售,非貨物質量問題概不退貨。2023年和2024年,何清紅團隊合計實現銷售額約1.17億元。

財聯社記者粗略計算,何清紅及其團隊兩年實現的1.17億銷售額,佔濟民健康醫療器械板塊營收比例較高。2023年,濟民健康實現營收8.95億元,醫療器械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49億元,其中預充式導管沖洗器產品銷售3568.08萬支,較上年同期增長807.08%,安全注射器和安全注射針產品國內銷售3601.24萬支,較2022年增長243.66%;2024年H1,公司醫療器械板塊實現營收1.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79%。

谷先鋒認爲,“這一案件的核心原因,是濟民健康內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理存在漏洞,企業對相關管理層給予決策權是應該的,但這種涉及《補充協議》這類重大經營策略的事項,應當需要管理層集體決策,並要有相應備案記錄,公司必須在制度上,尤其是流程管理上更加規範,防止類似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