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也想要!立委力爭風雨球場 新北經驗成最佳借鏡

位於新北市五股特二號高架橋下的「新五籃球場」,啓用至今已逾4年,是大臺北地區少見全天候開放、24小時照明的戶外風雨球場。記者張策/攝影

位於新北市五股特二號高架橋下的「新五籃球場」,啓用至今已逾4年,是大臺北地區少見全天候開放、24小時照明的戶外風雨球場,不但讓熱愛籃球的民衆無須受天候限制,也成爲地方活化閒置空間、改善生活機能的成功案例。立委林沛祥日前與運動發展署署長李洋會面,爭取爲基隆興建類似場地,盼解決當地多雨影響戶外運動的窘境。

新五籃球場由五股區公所推動,利用原本閒置的橋下空間,於108年動工、109年初完工啓用,場地不收費、全天候開放,由區公所負責清潔與維護。五股區公所表示,場地鄰近無住宅區,無需擔憂光害與噪音問題,因此得以突破過往市區球場的開放時段限制,實現深夜至清晨皆可自由使用。

目前球場照明自每日下午5點半啓用至隔日清晨5點半,冬令時段視天候適度延長點燈時間。區公所指出,場地設於高架橋下具良好遮蔽性,能有效避免烈日曝曬與降雨積水,提供穩定、安全的使用體驗。

不過該場地並未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區公所說明,因橋體遮蔽陽光,加上鄰近臺64快速道路,專家評估若加裝光電板恐產生反光,影響駕駛視線,最終基於安全考量予以排除。

新北市體育局長洪玉玲表示,市府推動運動空間採「城鄉互補」策略,人口密集的板橋、蘆洲等區以設立運動中心爲主;而在偏鄉或郊區,則興建風雨球場或天幕型場地,以提供全天候運動使用空間。

洪玉玲指出,新五球場即爲成功案例,目前市府也正規畫在五股再興建天幕型球場。風雨球場多由市府自籌並爭取中央補助興建,管理維護由各區公所負責。多數球場因位於住宅區旁,會將照明系統設定於晚間10點或11點關閉,以減少對鄰里影響;但若地點特殊,例如新五球場無周邊住宅限制,便可全天候點燈開放。

長期在新五球場打球的51歲王姓男子說:「這裡可以通宵打球,燈又亮,真的很少見!」他表示,場地雖僅提供機車停車格,但數量足夠,開車族則需停至鄰近立體停車場。他也說,球場設有販賣機、垃圾桶與廁所,整體設施不錯。

但王先生也提到,初期管理較鬆散,垃圾時常被隨地丟棄,與球友多次向單位反映後,才安排清潔人員於早上八點前來清理,但若晚間人潮多,垃圾仍可能堆積。他希望後續能加強維護,讓球場環境更加友善。

至於使用體驗,他認爲場地遮雨效果不錯,小雨幾乎不影響打球,但遇大雨還是沒有辦法;晴天中午則因橋下遮蔭,「打起來很舒服不用怕太陽」。不過他提醒,高架旁常有砂石飄入,加上PU材質地面遇水易滑,建議未來新建球場可考慮採用水泥地面,更適合全天候使用。

位於新北市五股特二號高架橋下的「新五籃球場」,啓用至今已逾4年,是大臺北地區少見全天候開放、24小時照明的戶外風雨球場。記者張策/攝影

有民衆表示,球場設有販賣機、垃圾桶與廁所,整體設施不錯。記者張策/攝影

有民衆表示,球場設有販賣機、垃圾桶與廁所,整體設施不錯。記者張策/攝影

民衆表示,場地雖僅提供機車停車格,但數量足夠,開車族則需停至鄰近立體停車場。

位於新北市五股特二號高架橋下的「新五籃球場」,啓用至今已逾4年,是大臺北地區少見全天候開放、24小時照明的戶外風雨球場。記者張策/攝影

有民衆表示,球場設有販賣機、垃圾桶與廁所,整體設施完善。記者張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