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路金店面驚見賠售2千萬 估價師揭背後貓膩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基隆路二段銀行金店面驚見轉手慘賠近2000萬元交易,近期買方以9000萬元接手。不過,估價師指出,這看似慘賠的交易,背後可能藏有貓膩,但前屋主大概率還是「虧大了」。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
▲基隆路二段銀行金店面驚見轉手慘賠近2000萬元交易。(圖/記者項瀚攝)
最新實價揭露,基隆路二段彰化銀行店面(一半,銀行爲2門牌合併)以9000萬元交易,1+2樓權狀約69坪,驚人的是,前房東在2016年以1億920萬元購入,等於持有8年慘賠1920萬元。
不過,顥天國際管理顧問業務總監邱鼎峰表示:「該店面位於基隆路二段,雖店效不甚理想,但擁銀行穩定租客,本次的平均成交單價129萬遠低於市價行情。」
邱鼎峰表示:「觀察該大樓樓上成交單價已達120~130萬元水準,而本次交易物件爲小面積店面,2樓成交單價抓在150~160萬元、1樓店面可達200萬元以上。」
這看似慘賠的背後,可能藏有貓膩。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陳碧源指出,此次交易低於市場行情可能有2個原因。
▲基隆路二段金店面異動紀錄整理。(圖/記者項瀚制)
第一,陳碧源說:「物件在今年7月11日交易後,很快在7月29日就完成過戶,原先賣方的抵押權也在8月14日清償塗銷,且並未出現買方的抵押權設定。顯示本案買方是採全現金買賣。在現在貸款不易下,加上可能賣方又有變現上的壓力時,就會出現低價出脫的可能性。」
第二,陳碧源說:「觀察該物件異動索引,2016年以1億920萬元交易之後,並以買賣做爲登記原因。但過了2年出現『贈與』,異動別爲『修改』,2位所有權人的姓氏和2016年相同,且登記次序不變。」
陳碧源進一步表示:「這很可能就是,當初2016年交易的那筆交易因故改成贈與,可能的原因之一包括,本來屋主想以買賣交易的方式進行贈與,但卡到了一些限制,例如被政府追到,無奈修改成贈與。」
陳碧源表示:「但是,從原本的買賣被改成贈與,只能說『虧大了』,因爲屋主的取得成本就不能以1億920萬元計算,要以較低的公告土地現值及房屋評定並以物價指數調整的限制來認定,之後再轉售房產時就會出現高價差而被課到高額的房地合一稅。」
陳碧源接着說:「可能也是因爲如此,在本次交易中才把成交價壓低在9000萬元,以低於市價行情的價碼交易。這個中原因,也只有買賣雙方纔會明瞭。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