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垃圾處理補助遭砍?卓榮泰:不能蠶食鯨吞把錢搬走
立法院會今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內閣備詢。記者餘承翰/攝影
打造環保永續環境成各地方政府努力目標,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批評,中央將天外天飛灰水洗設施補助的1.8億元一筆,這將使基隆未來飛灰處理每年額外花費3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反嗆,這應以中央地方權限畫分,現在「錢被搬走」,地方不能又要鯨吞、又要蠶食;環境部長彭啓明也直言「垃圾處裡是地方事務,不是所有都賴在我們身上。」
立法院今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部會首長參與施政總質詢,林沛祥質詢有關基隆垃圾處理及環保的議題。他指出,基隆配合中央環境政策,推動以飛灰水洗技術處理垃圾,依循中央資源循環零廢棄;但中央卻將公文中預定明年的1.8億元、佔了計劃84%的經費撤銷補助,佔了計劃,這是做事壟斷、懲罰革新。
林沛祥還說,基隆將飛灰處理原爲每公噸1400元,但新標案卻變成每公噸2萬8000元,增加18倍,相關處理業務高度集中於單一集團,這當中有市場壟斷、監管失靈的情況,這筆費用讓基隆每年額外負擔3億元,影響交通、教育、長照等經費,基隆因此決心響應地方政策改革卻換來懲罰。
卓榮泰表示,過去中央很多酌予補助,那是在中央有能力底下,如今現行財劃法大幅縮減中央能力,中央已經被拿走1465億元,基隆的統籌分配款增加73億元,因此本來就該自己負擔。若每個縣市都來要個1.8億元、2億元,中央受不了,不能又要鯨吞、又要蠶食,花蓮一條溪要中央處理,地方垃圾也要中央處理,錢又都搬走,「大的拿走,小的也要」。
林沛祥質詢時也說,真的要扯,基隆一般性補助款從89億元被砍倒剩9億元,今年計劃型補助款53億元被砍到剩23億元;中央現在是要讓基隆市民用血汗錢補這1.8億元的洞嗎?所以一切都是基隆的錯?
林沛祥表示,今天不是來口水戰,很多環境污染、處理垃圾事務,不用一個個縣市處理,國家也是有責任。卓榮泰迴應,全國有一套政策,並由地方來執行;林沛祥則說,法規若不清楚,再立意良善事情都會出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