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議員質詢中正路改名「非吃飽太閒」 臺南市府:規畫優先試辦區

臺南市啓動中正路更名第一哩路,在中西區民生綠園一部分更名爲「湯德章大道」。本報資料照片

臺南市議員李宗霖於市政總質詢中,關注轉型正義議題,呼籲市府加速推動「中正路」更名作業,去除威權符號;市長黃偉哲認同,但強調民意溝通很重要,會從爭議最小的地區和時機,一步一步推動中正路改名。

李宗霖指出,今天是六四,中國對待歷史傷痕是拚命抹滅,臺灣是積極轉型正義,中正路改名絕對不是像臺中市長盧秀燕說的是「吃飽太閒」,那樣「臺灣大道」是不是也是吃飽太閒?過去像是陳水扁總統更名「凱達格蘭大道」等案例,都是「去威權化」的一部分, 目的在於透過地名等進行歷史的修復。

李宗霖說,臺南市早在2016年設立轉型正義專責單位,當時市府積極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對威權符號的檢視與移除。然而,自從市府將湯德章大道1號至5號命名落實後,至今已逾一年多無明顯進展,希望明年228之前還能有進展。

市長黃偉哲,認同去威權化歷史修復的方向,會特別針對中正路更名是因爲促轉條例有提到,對於中正路的處理,目前反對的人多是說「太麻煩」,要改戶籍謄本等證件等,主要阻力在於「民衆認知」及「行政技術層面」,民衆認知部分要多做溝通,選擇在「衝擊最小的情形及衝擊最小的時機」一步一步推動。

市府民政局長姜淋煌說,臺南市針對全市各區「中正路」進行盤點,並依據戶數規模分級,規畫由戶數較少及阻力小地區優先試辦;爲處理「地址更名的不便」,已召開跨局處會議,讓民衆更換證件一次到位。

臺灣基進議員李宗霖在市政總質詢要求加速中正路改名,去除威權符號,臺南市長黃偉哲認同,但也強調民意溝通很重要,會在「衝擊最小的情形及衝擊最小的時機」一步一步推動。記者吳淑玲/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