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特蒐/中小型臺股 活力四射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8月中小型股表現優於大型股,櫃買指數漲幅約10%,加權指數漲幅2.9%。羣益店頭基金經理人許育志表示,主要是受到市場預期美國降息機率大增,加以大型股估值先前漲勢已被推高,中小型股估值相對具吸引力。

此外,對等關稅暫時落底,但臺灣與美國10月談判仍有機會調降,如出現調降空間對中小型股較爲有利。櫃買指數仍落後加權指數有段空間,經過8月猛追仍有段距離,後續有機會出現落後補漲走勢。

羣益基金經理人許育志。羣益投信/提供

觀察臺股漲升結構,今(2025)年迄今在集中市場1,028檔股票中,僅320檔爲正報酬,權值股佔七成,漲勢集中在相對少數大型股。

臺股3月底回檔至4月9日,融資餘額快速萎縮,透露偏好小型股的一般投資人快速退場,臺股自4月谷底翻揚,在AI爲主的龍頭股帶動下,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已約有9%差距。

除AI風潮之外,另一重要關鍵是對等關稅影響大型股有限,大型股企業有轉嫁成本上升能力,中小型公司轉嫁這方面成本的能力較弱,以致可能影響接受訂單能力或獲利遭侵蝕。

9月關注重點是美國聯準會降息動態,2024年美國採預防性降息,9至12月降息4碼,接下來三個月內的美股主要指數漲幅10至17%不等,臺股加權指數漲幅10%,電子類股漲幅達20%;如果今年9月美國聯準會啓動降息,接下來三個月的股市走向多頭機率升高。

美國今年降息狀況仍屬短期紛擾,可注意到的是2026年降息的速度與力道,美國財政部今年前七月淨利息支出金額高達5,996億美元,年增9.5%,若以此增幅推算,全年淨利息支出將逼近1兆美元,超過國防支出,躍居最大的支出項目,短期內唯有依靠降息一途,纔能有效控制利息支出乃至於財政缺口,而降息6碼的幅度則是利息支出增減之間的轉折平衡點,因此判斷美國聯準會啓動連續降息的機率仍高。

如果美國聯準會採連續降息且經濟數據同時不差,美國經濟軟着陸機率高。

從關稅角度來看,傳產族羣的成衣、製鞋、重電廠輸美比重在30~50%,雖部分關稅成本將由客戶分攤可控,但加上關稅的終端ASP上升,恐衝擊整體需求,短期較難受到資金親睞;臺灣對等關稅10月底前將爭取下調,20%關稅目前應爲上限,後續對股市的影響不大,半導體關稅雖仍有變數,但龍頭企業轉嫁能力高,預計受到的衝擊亦有限。

產業持股配置上,要留意臺灣對等關稅稅率目前是20%高於日韓,後續談判有可能調降,對中小型企業帶來助益;但傳產企業方面,已傳出下游客戶必須共同分擔關稅成本才能取得訂單,並且利潤比預估還要差;反之,科技業的資本支出還可以增加,因此對電子零組件有利。

櫃買市場近期的PCB族羣呈現大漲,主要來自下游需求強勁與材料升級帶來的利多,此外,臺灣PCB大型股對標的中國大陸PCB,陸股PCB漲幅超過200%,臺股顯然還有上漲空間;大陸PCB也擴廠,臺灣相關設備廠也接到相關訂單,對營運增添利多。

去年投資人青睞的高股息題材,單純看股息配置,股息越配越低,要留意一些股票殖利率高卻未被高股息ETF納入,市值不大是原因之一,但投資主軸恐不在高股息題材了;金融業也因2026年要實施國際財務報導準則 (IFRSs) 第17號「保險合約」,恐影響一些金融公司配息,選股方面會特別注意。

中小型股容易受消息面或題材面激勵而勁揚,但遭套牢或投資損失機率也大,介入這類股票還是交由具投研團隊的機構法人發行基金操作爲宜,舉例近期股價震盪幅度大的玻纖布與CCL族羣,雖然產品漲價或需求趨勢看好是正確,但個別公司受惠程度差異很大,尤其臺廠在這產業不具主導權,所以選錯股就很傷腦筋。

臺股8月加權指數上漲2.93%、櫃買指數漲9.91%,代表關稅落地及降息預期提高後,臺股資金開始流入中小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