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特蒐/新興非投等債 魅力十足
在股債市動盪激烈之下,新興市場債因具有基本面改善及美元指數走弱趨勢影響而吸引資金流入。(美聯社)
今(2025)年股債市動盪激烈,新興市場債因具有基本面改善及美元指數走弱趨勢影響而吸引資金流入,國泰新興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目前殖利率約9.3%,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具吸引力。
國泰新興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沈育民表示,新興市場債經歷2022至2023年的動盪,許多國家的基本面已出現改善,加以美元弱勢讓當地貨幣債券極具吸引力。
新興市場具多頭條件是因爲:1.經濟成長─新興市場GDP約4%成長優於美國及歐洲的1-1.5%。新興市場比成熟市場早進入降息循環,爲經濟成長奠定基礎;2.信用評等改善-新興市場許多國家近期改以當地貨幣發行債務,並更加依賴國內投資者。這種策略可減少外國資本外逃和貨幣波動的風險。此外,公共和私人債務水準仍然可控。2024-25年以來新興市場信用評等爲淨升評。
3.違約率低─預期今年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公司債違約率將降至2.7%,低於長期平均的3.4%,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相當。主權債違約率則低於1%,顯著低於過去五年平均的7%。顯示市場已走過2022-23年因烏俄戰爭及中國大陸房地產危機導致的高違約。整體新興市場公司債平均槓桿倍數亦低於美國。若以債券利差/槓桿倍數做爲風險報酬衡量指標,目前新興市場高於美國,相對具有投資價值。
國泰新興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沈育民。(國泰投信/提供)
國泰新興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美元級別截至7月報酬率6.16%。操作上,觀察今年以來美元走弱趨勢,積極加碼當地貨幣債券,持債比重已達24%,配置以信評較佳的BB評級債券爲主,輔以具價值的CCC評等債券提升收益
美元指數走弱對新興市場較有利,因可降低外幣債務負擔。多數新興市場國家持有大量美元計價債務。當美元走弱,這些債務在本地貨幣計價下的償還成本下降,有助於改善財政與外債償付能力,特別是外債佔比高的國家。
美元指數弱勢也可提升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吸引力。美元貶值通常伴隨資金流入新興市場,推升當地貨幣匯率與債券價格,特別是當地貨幣債券的報酬率將因匯率升值而提高,新興市場當地貨幣非投資等級債指數今年以來有近20%的驚人漲幅,漲勢甚至超越美股(S&P 500今年以來上漲約10%)。根據機構統計全球基金及ETF流向,自5月以來也看到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市。
新興債的地區或產業較佳地區選擇可注意:
1.東歐: 烏俄戰爭可望告終,戰後重建需求大增,全球新興市場的原物料都有望受惠,亦利好周邊東歐國家如羅馬尼亞、土耳其。
2.拉丁美洲:巴西經濟結構以內需爲主,出口佔GDP比重僅約15%,對美出口僅佔2%,主要出口對象爲大陸,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相對有限。墨西哥雖然出口佔比達20%,但受惠於美墨加協定,部分商品仍具關稅豁免空間,影響程度相對溫和。
3.非洲: 南非政治穩定與電力供應改善,信用狀況改善及評價具吸引力; 象牙海岸過去經濟仰賴農產品出口爲主,政府提供稅務優惠與土地政策支持,鼓勵外資進入農業價值鏈。
操作心法
●研究基本面,結合市場動態,找alpha機會
新興非投等債這個資產類別受機構關注相對股市或其他債券類別較少,部分標的流動性差;市場較多資訊不對稱有賺取alpha機會。
●團隊在投組建置特別強調選股
投資團隊負責金融業分析師過去曾任職於信評機構,於區域金融業建立廣泛人脈、負責當地貨幣債的策略師也常拜訪各國央行或政府、取得第一手資訊。(廖賢龍)
投資小叮嚀
●新興市場可重新擁抱
新興債市過去曾經是國人喜愛的產品類別,但在經歷大陸房產暴雷、烏俄戰爭等衝擊而曾暴跌,部分投資人失去信心。但新興市場已走出危機,基本面持續改善,企業槓桿倍數甚至低於美國。
●雞蛋別放同一個籃子裡
目前總經環境,經濟溫和成長、美元走弱,有利後續表現,目前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8-9%,較其他債券市場有利,今年漲幅不輸股市,投資人可避免集中投資於單一國家或債種,用基金擇機佈局。(廖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