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上陣+智能灌溉 茌平大蔥借力科技迎豐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近日,在聊城市茌平區振興街道大崔網格,1000多畝大蔥迎來了收穫季。綠油油的蔥田裡,自動收割機來回穿梭,近百位工人打捆裝車,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田園新畫卷。

走進大崔網格,蔥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着清新的香氣。工人們熟練地將大蔥捆紮整齊,碼放在地裡,隨後有條不紊地裝車。機器加持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抓住了寶貴的上市時間窗,讓田間的“夏蔥”得以新鮮直達市場。

“我們的大蔥冬種夏收,錯峰上市,這個時候的大蔥品質好,口感鮮美,深受市場歡迎,效益很可觀。明年,我們計劃再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農戶參與進來,帶着他們一起增收。”大崔網格黨支部書記崔巖忠說。

蔥田裡,密佈的滴灌管網如同田間的“毛細血管”,配合滴灌水肥一體化的“精打細算”與土地輪種的“無縫銜接”,合力保障土地高效產出,畝均收益較單一種植提升超30%。

“使用收蔥機械比傳統人工效率提升了整整四倍,機械20分鐘能完成一畝地,合算下來,一臺機器能代替50名人工。更重要的是,使用機器後,每畝人工成本大幅降低50%。”大崔網格種植大戶趙獻凱說。

近年來,大崔網格依託連片土地優勢,整合農田資源,有力推動蔬菜種植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我們依託便利的種植條件,因地制宜調結構、建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將大蔥種植作爲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品種更新和品牌打造,持續擴大產業規模,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茌平區振興街道朝陽社區黨委書記胥端表示。

閃電新聞記者 左新新 程運洋 茌平融媒 牛雪月 聊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