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保租房REITs運營穩健 租賃住房支持政策獲補充

本報記者 陳雪波 盧志坤 北京報道

在“租購併舉”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中國住房租賃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

近日,中指研究院發佈《2025中國住房租賃企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租賃住房金融支持體系加速成型,REITs等退出渠道的落地顯著提升了行業流動性。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與此同時,中央與地方層面持續完善租賃金融政策,爲市場注入長期發展動能。

REITs退出渠道逐漸成熟

2024年,住房租賃領域的資產證券化取得突破性進展。隨着首批保租房公募REITs試點項目上市,行業“投融建管退”的金融閉環逐步打通。截至2024年年末,國內已發行6只保租房REITs,總市值達120億元,佔公募REITs市場的7.6%。其中,國泰君安城投寬庭保租房REIT和招商蛇口租賃住房REIT於2024年獲批上市,匯添富上海地產租賃住房REIT更以不足90天的審覈週期創下紀錄,反映出政策對租賃住房資產退出的支持力度。

從運營表現來看,保租房REITs展現出較強的抗週期特性。2024年,已上市的6只REITs底層資產平均出租率保持在90%以上(僅個別項目因租戶退租短期波動),現金流分派率穩定在4%—4.5%,顯著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1.6774%)。二級市場上,保租房REITs價格全年漲幅達17%—42%,遠超中證REITs指數整體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央國企成爲REITs退出的主力軍。例如,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持有型不動產ABS於2024年7月掛牌,成爲行業首單產權類ABS。相比之下,民企更多依賴股權轉讓實現輕資產化。中指研究院指出,我國租賃住房REITs規模較發達國家仍有差距——美國住宅類REITs市值佔比達14%,而我國目前不足1%,未來擴容空間顯著。

央地協同完善租賃金融支持政策

2025年,中央層面持續強化租賃住房金融支持。1月,央行與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租賃金融17條”覆蓋項目全週期信貸需求,包括開發貸、團體購房貸等;5月推出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中,央行出資比例升至100%,並允許專項債收購存量房轉保租房。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盤活存量商辦用房”的路徑,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則賦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權以推進收購。

地方層面,超70城響應中央號召,試點收儲存量商品房轉租賃住房。鄭州、重慶等地成效突出——鄭州累計收儲超10萬間房源,重慶嘉寓公司簽約收購8000套,福州轉化9501套分散式公寓。但整體進展仍受制於價格分歧與房源錯配。例如,配售型保障房收購價僅爲市場價五折,企業參與意願低;而保租房若採用收益法定價(如重慶模式),則更易實現資金平衡。

政策協同下,租賃住房供給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23年年末,全國“十四五”保租房籌集任務完成率已經達到了66%(573萬套/間),江蘇、安徽提前達標,浙江、上海完成超90%。2025年,多地放緩籌集節奏,江蘇、浙江年度目標分別同比下調11.2萬套和6萬套,轉向“以需定建”;而廣州、上海維持原有規模,海南、青海則逆勢上調目標。

租金市場方面,供應增加導致短期承壓。2024年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計跌3.25%,集中式長租公寓租金一線城市跌幅約12%,二三線達16%。但租售比持續改善,2025年2月升至2.14%,高於5年定存利率。中指研究院認爲,隨着核心城市青年羣體對小戶型需求上升,租金結構性上漲機會可期。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