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高屏溪川流量偏低 專家:善用地下水
高雄市長陳其邁參觀市定古蹟竹寮取水站。(水利局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高雄市長陳其邁(右三)向水利專家們請益。(水利局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春雨偏少,高屏溪川流量偏低,高雄市長陳其邁於16日與日本、臺灣多名教授與水利專家到市定古蹟竹寮取水站,同時請益地下水開發及農業灌溉節水策略。陳其邁指示水利局,根據專家、學者建議,擬定中長期水資源的管理運用計劃。
學者表示,日本也有鑿井取用地下水作爲灌溉和民生用水,熊本市就是充分使用地下水供給自來水的城市。高雄地下水資源非常豐沛,因應極端氣候,更應加強規畫地下水資源管理運用。
高屏溪地下水年平均蘊藏量約達 12至20億噸,由中央山脈東北往西南端流動,可於佛光山至高屏溪高美大橋上游河段及荖濃溪高灘地做爲地下水補註區,高雄位於高屏平原地下水水流的下游,且可於高屏溪右岸開鑿深度 50 公尺以上水井,取用深層地下水,不會影響農業淺井之地下水,長期而言鑿設 100 公尺以上深水井是可行方案。
在灌溉節水方面,學者建議推廣水稻強化系統(SRI),透過多段間歇灌溉管理,產生乾溼交替水田,改變以往淹田水的觀念,反而可以降低排放溫室氣體甲烷,並使植株壯大與飽滿結穗,使枯旱期增加高市自來水調配量能。
此外,對於南臺灣面臨30年來嚴峻旱象,因應極端氣候變遷,高市府水利局極開發多元水資源包含伏流水、再生水、海淡水及抗旱水井共226萬噸,足以提供高雄市常態供需水量約每日150萬噸。同時也籲請民衆節約用水,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