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走楠梓陸橋 路線擬簡化
楠梓區臺1線楠梓陸橋與楠陽高架橋交會處,因動線複雜遭戲稱爲「楠梓百慕達」,交通局申請中央經費,希望透過開放機車騎上臺1線陸橋簡化動線。(任義宇攝)
高雄楠梓區臺1線楠梓陸橋與楠陽高架橋交會處,爲了跨越臺鐵鐵路、後勁溪,加上早年使機車分流的設計,該路線錯綜蜿蜒,用路人經常迷路,遭戲稱爲「楠梓百慕達」,高市交通局近期向中央申請經費改善,讓機車能騎上臺1線陸橋簡化動線,目前正報請國土署覈定中,不過地方民代期待能透過鐵路立體化,徹底解決楠梓交通動線問題。
臺1線高楠公路是南北交通重要道路,來往車流量大,行經俗稱「楠梓百慕達」的楠梓陸橋與楠陽高架橋交會處,汽車可直行上橋穿越,但機車卻只能走專用道,繞行數個彎道、地下道,才能成功到達,蜿蜒路線加上多達4個方向的出口,讓外地人經常上演「迷航記」。
交通局表示,爲解決臺1線楠梓陸橋機車專用道動線問題,於2018年導入色彩標識強化路線辨識性,但經觀察成效有限,因此,研擬開放機車可隨汽車上陸橋直行臺1線,大幅簡化動線。
交通局說明,機車動線改造預計花費2000萬元,將南北向車道透過分隔島調整、機車道拓寬、新增4處號誌改善動線,搭配彩色舖面導引,可大幅改善南北向機車易迷航的問題,目前正爭取國土署經費,有待正式覈定後即可儘早實施。
楠梓區惠楠裡裡長張珮榕對改造樂觀其成,指「楠梓百慕達」動線複雜問題困擾地方已久,市府多年來改善成果有限,這次改動幅度較大,期盼能帶來顯著改善效果,不過仍希望能透過北高雄鐵路立體化,徹底解決該處交通動線問題。
高市議員白喬茵表示,過去地方即有開放機車上橋簡化動線的建議,樂見交通局願做大幅變動的決心,但要提醒目前南北向汽車陸橋皆有交流道通往東向楠陽路,開放機車上橋要有配套,避免因動線交織而引發交通事故。
議員張博洋則提到,這次改造僅優化臺1線南北向機車路線,其他動線問題尚未解決,希望市府加速爭取楠梓區鐵路立體化,並大幅改造該處交通動線,才能徹底解決百慕達易迷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