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象環生!楠梓新路學生穿梭車陣 民代促提解方

高雄楠梓新路險象環生,鄰近3700名國中小生穿梭車陣,與汽機車擦肩,危機四伏。(白喬茵提供)

高雄楠梓新路險象環生,鄰近3700名國中小生穿梭車陣,與汽機車擦肩,危機四伏。(白喬茵提供)

高市議員白喬茵今(16)日質詢,籲市府突破私人土地徵收困境,改善通學安全。副市長林欽榮承諾責成交通局、法制局研議,朝劃設標線型人行道方向執行,確保學生安全。(翻攝自高市議會網站)

高雄楠梓新路險象環生,鄰近3700名國中小生穿梭車陣,與汽機車擦肩,危機四伏。高市議員白喬茵今(16)日質詢,籲市府突破私人土地徵收困境,改善通學安全。副市長林欽榮承諾責成交通局、法制局研議,朝劃設標線型人行道方向執行,確保學生安全。

白喬茵指出,楠梓新路通往楠梓火車站方向,沿線有楠梓國小(2000名學生)及楠梓國中(1700名學生),每日大量學生步行,卻因道路設計未完善,行人與車輛混行,安全堪憂。

白喬茵指出,道路雙側雖有邊線,但邊線外多用於停車,且公車頻繁進出,學生被迫行走於邊線外,與汽機車近距離接觸,稍有不慎恐發生擦撞意外。實地會勘顯示,車流量大、車速快,令人捏把冷汗。

白喬茵表示,地方里長及基層皆支持增設單側標線型人行道,但因道路涉及私人土地(楠梓段1小段258、252號地號,公私共有,工務局佔1/2),徵收需1.385億元,高雄財政難以負擔,導致成爲「歷史共業」。

白喬茵進一步引述法務部函釋指出,既成道路若僅做養護、鋪設路面且不改變道路形態,可視爲公用地使用,無需徵收。她呼籲副市長林欽榮責成法制局研議,釐清法規適用性,推動改善工程。

對此,林欽榮答詢時,認同鋪設綠色標線人行道的可行性,強調即使涉及私人土地,保障人命安全至關重要。他承諾責成交通局長張淑娟與法制局研議,若符合「第一權人使用」原則,將依里長建議施作單側標線型人行道,作爲短期解方。

張淑娟補充,標線型人行道適用於車速30公里以下道路,楠梓新路車速達40至50公里,需搭配欄杆等保護設施降低風險。交通局將評估增設欄杆可行性,並與法制局進一步研議,後續將邀集相關單位再次會勘,完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