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進退兩難 瑞銀:中國熟手工人仍是製造關鍵
香港信報報導,瑞銀投資銀行臺灣研究主管Randy Abrams指出,中國目前有能力生產7奈米至12奈米晶片,但因技術限制,再加上中國在取得高頻寬記憶體(HBM)方面受到他國出口管制,導致中國暫時難以再生產更細小的晶片。
當被問到中國手機大廠小米自研晶片一事,Nicolas Gaudois認爲,此舉於中長期而言,有助於小米將其產品與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區分開來。但Nicolas Gaudois提醒,小米如果期望以合理成本,建立一個龐大的自家硬體生態系統,有需要研發出品質良好的數據機(modem),但估計相關研發需耗時數年。
相關資訊
- ▣ 川普威脅課iPhone關稅 蘋果回美製造仍困難重重
- 就是要Apple回美製造 川普擬對「中國進口」iPhone、MacBook徵收10%關稅
- 日半導體關鍵材料製造商:中國很難發展出先進的晶片技術
- ▣ 瑞銀:中國在生產iPhone方面仍擔當着重要角色
- 中國是人工智慧晶片關鍵市場
- ▣ 林毅夫:快速發展仍是中國未來30年關鍵中的關鍵
- ▣ 晶圓代工兩樣情 成熟製程 首季仍看淡
- 揪中捷意外是「兩關鍵」造成 媒體人:Bug必須改善
- 瘋電影/真愛裁會贏 不是中國製造而是印度純手工製造
- 美國製造iPhone不可能! 專家潑川普冷水 狠揭關鍵原因
- ▣ 全資控股瑞銀證券獲批 中國業務仍是瑞銀戰略重點
- 蘋果證實印度製造iPhone 12 鴻海扮關鍵角色
- iPhone在中國老是賣不好? 原來「這件事」纔是關鍵!
- ▣ 聖誕老人也無奈?美國90%聖誕商品依賴中國製造,關稅加至145%仍難割捨!
- 全球iPhone中國製造佔98% 分析:蘋果想移出中國太難了
- ▣ 臺股翻揚 國銀點出兩關鍵
- ▣ 好兄弟逼債王健林進退兩難,關鍵時刻王思聰站了出來?
- ▣ 三星漸退「中國製造」 關閉蘇州最後一間電腦工廠
- 不只DeepSeek!BBC剖析「中國製造2025計劃」 1模式是崛起關鍵
- ▣ 瑞銀:中國是瑞銀的重要市場
- ▣ 摩根大通:消費仍是中國經濟的關鍵,需進一步政策刺激
- 三星手機退出「中國製造」 最後一家惠州工廠熄燈
- 川普要臺付保護費?藍委:兩岸關係仍是關鍵
- ▣ 合併卡關 亞太、臺灣之星進退兩難
- iPhone 11仍「中國製」 蘋果依賴中國供應鏈
- 習近平:中國製造2025對接瑞士工業4.0
- ▣ 美方正制定一份禁止接收關鍵工具的中國芯片製造商名單?中方迴應
- 環時社評:香港國安法是對一國兩制的關鍵保護
- ▣ 瑞銀:iPhone在中國和美國市場份額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