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Xinjiang (65)·漢學家說丨古詩的新疆與當代新疆有何區別?馮海城說:古代很美,當代更酷
【編者按】
前不久,“世界漢學家看中國·新疆行”參訪團一行深入喀什、烏魯木齊、伊犁等地參訪交流,他們來自多個國家,熟悉中華文化,不少還是“中國通”。在新疆,他們看到了什麼?有何種感受?即日起,《InXinjiang》欄目策劃推出《漢學家說》專題系列報道,還原這批漢學家的新疆之行。
古詩的新疆與當代新疆有何區別?馮海城說:古代很美,當代更酷(來源:視頻綜合)
本期《InXinjiang》節目專訪北馬其頓漢學家、翻譯家馮海城。馮海城教授先後在華中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攻讀了碩士和博士學位。他的中文名字便是在中國學習時老師幫他取的。他在中國生活多年,精通漢語,熱愛中華文化,持續從事漢學研究及中華文化推廣工作,翻譯了《詩經》以及蘇軾、李清照的詩歌作品,還翻譯過中國哲學和歷史經典著作《道德經》《論語》《尚書》等。
來新疆之前,馮海城通過中國古代文學瞭解了新疆。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新疆,新疆歷史悠久、風景漂亮、人很熱情,這些都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針對那些抹黑中國的外國媒體,馮海城說,親自來體驗過真相後,就不會再被那些宣傳影響。“中國現在很多方面比西方還現代化,比西方還酷。外國遊客應該親自來一次新疆,實地瞭解真實的新疆。”馮海城說。
馮海城很關注古代絲綢之路文化,計劃寫一本關於絲綢之路上唐代中國和東羅馬(拜占庭)帝國關係的書,傳播絲綢之路上新疆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