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美元穩居貨幣霸主 地位難撼動
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顯示,第1季美元在全球外匯存底的佔比略減,歐元微增,凸顯儘管各國央行分散準備資產組成,美元的霸主地位似乎仍穩固。
IMF在9日發佈的「全球外匯存底趨勢」數據顯示,美元第1季的全球外匯存底佔比爲57.7%,只略低於去年第4季的57.8%,原因是其他準備貨幣相對於美元升值。川普政府在貿易、安全、經濟的政策變化,打亂市場對美元的信心,使美元今年來重貶10%。
雖然如此,第1季增加的1,680億美元準備增產中,54%是美元。渣打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英格蘭德指出,在過去壓力時期,準備資產經理人似乎都有意積累美元,以防本幣匯率狂升,同時可能也在美元貶值時持續買進,或許是預期資產市場動盪將加劇,認爲有必要累積美元準備資產。
與此同時,歐元第1季全球外匯存底佔比,從19.8%升至20.1%,爲2022年底以來最高,也是比重排名第二的準備貨幣。歐元兌美元今年來升值13%。
瑞郎佔比升幅最大,從0.18%跳增三倍至0.8%,寫1992年來最高,不過整體比重依舊極小。瑞郎被視爲避險貨幣,是今年迄今漲幅最大的貨幣之一,兌美元強彈14%。另外,英鎊佔比提高到5.2%,人民幣佔比則從2.2%下滑至2.1%。
儘管匯率升貶不盡然等於準備資產經理人的持有意願,但近來的外匯走勢,使外界開始討論,美元是否可能失去頭號準備貨幣的地位。儘管有人指出去美元跡象浮現,但一般認爲這種轉變將極爲緩慢。高盛說,美元的避險資產吸引力,未出現永久性轉變,只是關稅與聯準會(Fed)獨立性等政策風險提高,升高了美元的交易風險。
另外,去美元恐懼升溫之際,亞洲上半年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逆勢創四年新高。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不包含日本的亞太地區,今年1-6月發售的美元債券總額,年增25%至1,774億美元。外界估計,美國降息有望,可望把下半年發債額推至更高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