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將登場 臺灣團隊6篇論文入選
2025年IEEE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將於11月初於韓國大田市登場,臺灣今年共入選6篇論文,分別來自臺大教授陳信樹團隊、楊家驤團隊、清大教授謝志成團隊、陽明交大講座教授陳科宏團隊、副教授陳佳宏團隊。
陳信樹團隊的論文提出結合類比輔助數位誤差回授與雙通道量化器的設計,有效緩解速度瓶頸,實現高精度、低功耗的類比數位轉換器。
楊家驤團隊論文則是由UCLA、臺大與TSRI的團隊開發出「運行時可重構陣列」晶片,能在不到1微秒完成程式切換,並支援同時執行多達24個程式。相關技術特別適合於邊緣運算,兼具靈活性與省電效益。
謝志成團隊共有2篇論文獲選,其中一篇開發出欄平行混合式類比數位轉換器,以「區間分割量化」與「非同步電荷注入」技術,大幅降低雜訊與延遲。晶片整合於 CMOS 影像感測器中,可支援高解析度與高速取樣,兼具低功耗與高線性度,適用於次世代高幀率影像感測與智慧視覺應用。
上述團隊另一篇論文開發出低功耗智慧型CMOS影像感測器,能在晶片內完成光流法所需的空間與時間梯度計算,並支援金字塔式多解析度前處理,大幅降低後端運算負擔。此設計特別適合穿戴式裝置的即時動作偵測與障礙迴避,實現高效能、低功耗的邊緣運算。
陳科宏團隊發表的論文開發「無輸出電容混合製程低壓降穩壓器」,結合氮化鎵自熱效應,打造超高增益放大器與超源極隨耦器,提供900mA輸出電流、極低線調節律與負載調節率。適用於高效能伺服器和AI加速器,提升系統整合度與瞬態響應。
而陳佳宏團隊發表的論文則成功開發出具無毛刺內建動態元件匹配之多速率縮放類比數位轉換器,透過電路技巧有效降低電路架構複雜度及解決電路元件不匹配的問題。擁有低功率消耗與高解析度之特點,此項設計不僅適用於行動裝置與智慧穿戴裝置感測應用,也能滿足現今高音效高傳真音訊應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