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EF攜手Google Cloud、RevtelTech打造餐飲AI中臺 讓每個老闆都擁有「AI餐廳管理專家」

智慧餐飲科技品牌iCHEF今日 (10/21)宣佈,在響應政府「人工智慧島」國家級AI計劃之下,正式開啓「臺灣餐飲AI元年」,宣佈將將透過系統更新,讓全臺超過1萬間合作餐廳的POS系統「原地升級」,並且導入包含AI客服模組「雪芙」在內五大AI應用功能,其次則是宣佈攜手Google Cloud、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及RevtelTech (忻旅科技)合作,共同推出專爲臺灣連鎖品牌打造、以Gemini AI模型爲核心的AI資料管理中臺「春嬌」。

鎖定導入高成本、資料分散兩大痛點

iCHEF指出,將AI導入餐飲業已經是明確趨勢。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預測,全球AI在食品飲料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09.8億美元,以35.6%的年複合成長率,擴張至2032年的1257億美元。

不過,餐飲業目前導入AI仍面臨兩大痛點,包含對於佔臺灣餐飲業70%產值的獨立餐廳與小型連鎖店面而言,升級AI系統所需的點餐機等硬體投資,動輒新臺幣數十萬元,形成相當高的門檻。而對於中大型連鎖品牌,其痛點則在於POS、會員、庫存、外送平臺等資料過於分散,難以整合分析,導致AI落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而iCHEF此次的兩大布局,正是爲了分別擊破這兩個關鍵障礙。

萬間餐廳原地升級:AI點餐推薦功能

針對廣大的獨立餐廳,iCHEF此次最大的動作,便是在不更換系統、不增加設備投資的情況下,直接導入五大AI應用功能,讓餐廳「原地升級」成爲AI點餐平臺。

五大AI應用功能包含:

•點餐推薦模組:作爲此次升級的核心,iCHEF AI會根據店家近45天的實際營運數據,辨識熱銷品項與最佳搭配,並且在掃碼點餐中的「黃金版位」精準推薦。而依照iCHEF統計數據,此推薦版位的點選率高達25%。

•智慧菜單管家:店家僅需透過自然語言,即可批次更新商品價格或套餐子選項,由AI引導設定流程邏輯,簡化多平臺菜單管理。

•多語系菜單模組:針對觀光客需求,由AI自動偵測與提示翻譯。iCHEF特別指出,根據交通部資料,2025上半年東南亞旅客佔比已超過 30%,是日本旅客的近兩倍,因此此功能可讓餐廳無痛服務新興客源。

•AI客服模組「雪芙」:提供24小時無休的AI客服,協助員工即時查詢系統操作,搭配真人客服團隊,提升支援效率。

•分析銷售模組:提供可下載的營運診斷報告,分析營業額、客單價、來客數與銷售趨勢,提供初步優化建議。

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舉例,臺北信義區某臺式餐酒館集團,導入新功能後旗下每家店每月提升新臺幣5萬元營業額。整體而言,所有使用此模組的餐廳,每月業績平均約可增加新臺幣3000元。

而礁溪名店「福哥石窯雞」林老闆也分享:「以前怕客人覺得被推銷,不敢主動推菜。用了AI推薦,系統會很自然地顯示招牌菜或搭配菜,客人吃得自在,營收還默默多了一筆,一個月意外多了五萬多。」

攜手Google與RevtelTech:臺灣原生AI餐廳助手「春嬌」

而針對資料量大、系統分散的中大型連鎖品牌,iCHEF則攜手RevtelTech共同開發,推出名爲「春嬌」的AI資料中臺,預計會在今年底聖誕節期間正式推出。

「春嬌」的定位是 AI 餐廳助手,目標整合跨系統資料,提供精準決策。其技術架構有三大亮點:

•導入Google Gemini模型:此中臺以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爲原生雲架構,並且導入最先進的Gemini AI模型爲核心。

•整合在地「微氣候」資料:此次合作的關鍵夥伴「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爲「春嬌」導入了在地化的微氣候資料。

•跨系統資料整合 (MCP):爲解決資料孤島,「春嬌」透過標準化通訊協定MCP (並且利用Google Cloud的BigQuery與Dataflow),能快速跨系統整合 POS、會員、庫存等資料,餐廳不需更換現有的ERP系統。

RevtelTech 創辦人何彥叡表示,選擇 GCP 與 Gemini,是因其生態系的成熟度、高穩定性與彈性,能確保「春嬌」具備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iCHEF 指出,這讓業者能直接用自然語言詢問「今天桃園店銷售如何?」或「下雨生意會不會差?」

天氣風險總經理賴忠瑋指出,臺灣地形多變,地區氣候差異顯著,「春嬌」結合高密度氣象觀測與區域高解析預報,能讓餐飲業的決策從「大範圍天氣預報」晉升到「門市精準氣象預測」,大幅提升備料與排班的效率。

連鎖早餐品牌「好初早餐」老闆Matt便分享:「以前用語言模型分析資料常不穩,或不能問複雜問題。換成『春嬌』真的都知道,也能給專業建議。它就像團隊裡很熟悉餐廳的資深元老,對哪家店的業績狀況、什麼天氣該備料多少都瞭如指掌。」

從「輔助」到「協作」:打造餐飲業的AI才華放大器

iCHEF強調,餐飲AI的演進已從過去的「輔助工具」 (節省人力),進階到「協作者」 (啓發靈感),最終成爲參與「決策」的角色。

「AI 不是神,而是才華的放大器。」iCHEF指出,關鍵在於必須整合POS、銷售、會員、庫存等資料,AI推薦才能準確。此次iCHEF透過整合Google Cloud、RevtelTech與天氣風險的技術,目標是讓AI成爲每位經營者背後的「管理專家」。

程開佑總結:「透過實證有效的導購AI來提高客單價,iCHEF讓餐廳每月的AI POS系統月費,能當月直接賺回來。這讓餐廳升級AI系統變成沒有門檻,整個產業都能升級。我們非常興奮能見證臺灣餐飲AI元年的到來,一起擁抱這十年一遇的科技紅利。」

推動多雲架構運作、看好AI Agent應用發展

在後續受訪時,程開佑表示此次更新針對獨立餐廳提供免費更新,但是在AI生成報表等內容會有數量上的限制,而針對中大型連鎖品牌則是提供「春嬌」爲主,同時也預期在AI技術持續發展之下,未來藉由AI Agent服務實現餐飲管理營運自動化的門檻將大幅降低。

對於AI應用的想法,程開佑則認爲與其透過單一模型驅動所有AI功能,反而更傾向以多個AI Agent服務協同完成工作事項,如此才能發揮更高執行效率。

至於此次選擇與Google Cloud合作,程開佑說明最主要考量更適合在地化營運的雲端服務,同時也能透過其提供最新Gemini AI技術使餐飲業者服務升級。不過,程開佑也說明目前iCHEF會持續維持多雲架構運作,藉此銜接不同技術需求,因此在維持與亞馬遜合作採用AWS服務,加上目前加入與Google Cloud合作,之後也會視情況評估是否採用更多雲端與人工智慧服務。

而接下來是否有可能進一步在iCHEF服務使用的POS設備導入Google Gemini nano模型,讓POS設備端即可運作小規模AI模型,藉此讓AI服務能以更快效率運作,必要時才配合雲端協同運作的AI服務發揮更大算力,程開佑透露這或許會成爲iCHEF接下來發展方向,但目前都還是會以現行設計持續蒐集用戶反饋意見。

另外,從AI客服模組「雪芙」名稱是從「CHEF」發音而來,「春嬌」則是爲了貼近臺灣在地風格命名,接下來是否也會考慮推出名爲「志明」的服務,或許就看iCHEF接下來的AI技術如何發展。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