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退休”後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都去了哪兒?
物理破碎、溼法冶金、提煉出可再造電池的原材料……7月16日,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的富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退休”後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重獲新生。
隨着新能源車型銷量的節節攀升,報廢動力電池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如何對其進行回收利用成爲行業發展必須攻克的難題。據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回收利用委員會產業研究部預測,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到82萬噸;自2028年起,退役量將超過400萬噸,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產值將超過2800億元。
“公司成立於2021年,是中國一汽戰略佈局的電池回收利用業務主體。這幾年,我們基於高度自主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基於紅旗4S店打造回收服務體系,持續深化回收再利用產業鏈條。”富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態運營部長秦國譯說。
當動力電池容量降至初始容量的80%以下時,就不再適合電動汽車使用,但可在儲能系統、電動工具等場景中實現二次利用,即梯次利用。當電池容量衰減至無法滿足任何需求時,則可通過拆解回收,提取其中的鋰、鈷、鎳等高價值金屬材料,實現資源再生利用。
“我們從售前服務就開始進入到電池回收,通過大數據檢測分析介入授權產品與客戶建立黏性,提供有價值的電池檢測分析報告。電池回收後,我們會進行非常精密的梯次分級檢測,符合梯次利用標準的,做成相關的梯次利用產品,不符合梯次利用或者梯次利用之後沒有價值的,拆解可進行復用的零部件後,再進行深度加工,最後變成電池的原材料。”秦國譯說。
回收服務數字化、電池檢測智能化、資產管理臺賬化、溯源信息精準化、物流調配有序化、人員作業標準化……富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運營模式規避了電池回收溯源管理執行不到位的亂象,解決了汽車企業建設回收網點的投資風險,改善了4S店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盈利能力。
據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完成了第一期東北地區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的產能建設,並向市場開展租賃運營業務,同時出口多款電池包產品、承接一汽試製項目等,其自主研發的電池智慧服務系統已經導入紅旗4S店使用。2024年公司產值達1.2億元,今年預計保持1.2億元產值。(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驍 柳姍姍 車輝 彭冰)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