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7月營收 月增年減
貨櫃海運三雄同步公告7月合併營收均爲月增、年減,寫今年2月以來單月高點。圖爲長榮海運。圖/長榮海運提供
貨櫃三雄2025年7月營收表現
貨櫃海運三雄同步公告7月合併營收均爲月增、年減,寫今年2月以來單月高點,長榮、陽明月增幅達12%,主要受惠歐洲線運價反彈;不過,由於美國線價量受到關稅政策影響大,進入旺季不旺,致使長榮、陽明、萬海7月營收年減幅均逾3成。
展望後市,陽明表示,根據美國商務部7月零售銷售資料,企業庫存雖略有下降,但整體處於近五年中高水位,同時因暑假淡季及關稅暫緩到期影響,整體貿易量呈現放緩。不過,美國6月零售銷售優於預期,家庭消費展現韌性,支持市場對美國景氣前景信心。
萬海預期,隨着8月美國對各國關稅措施逐步明朗,供應鏈恢復穩定,對運價止跌維穩形成正向支撐。
另據法人預估,第三季進入傳統海運旺季,歐洲線受港口壅塞以及供給偏緊支撐,運價有望維持高檔;但北美線仍需觀察終端需求回溫速度與後續新船交付影響,短期營運動能將由歐洲線主導。
長榮7月合併營收336.05億元,月增11.61%、年減38.22%;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300.6億元、年減7.74%。
陽明7月合併營收154.84億元,月增12.16%、年減39.18%;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996.58億元、年減18.21%。
萬海7月合併營收124.16億元,月增1.72%、年減38.26%;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843.59億元,年減1.78%。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5年供給成長6.3%、需求成長爲2%,仍處於供過於求的格局。日前胡塞組織宣佈對所有與以色列港口存在航運合作關係的船隻實施攻擊,多數航商繼續繞行好望角,則有助減緩運力供給壓力。
業界表示,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指出,美國8月關稅政策落定低於4月公告水平,加上美元走弱,雖微幅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至3%,但示警未來各國仍有潛在協商關稅上調之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下行風險。貨櫃三雄表示將審慎觀察市場需求,並調整航線佈局,因應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