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 “中國光穀人工智能創新大會暨 2025 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 TOP 50發佈活動”圓滿落幕

2025年6月27日,中國光穀人工智能創新大會暨 2025 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 TOP 50 發佈活動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次大會以“智啓未來·創想紀元”爲主題,匯聚了國內外頂尖的人工智能學者、行業領袖、企業家及全國各地的政府領導,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沿發展、產業落地及區域合作機遇,並參與 “2025 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評選”的頒獎盛典,共同見證了中國 AI 領軍企業和影響力人物的榮耀時刻。

共話 AI 藍圖,擘畫創新未來

大會在武漢市領導的致辭中拉開帷幕。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沈悅在致辭中強調,光谷正全力衝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版圖的“第四極”。他透露,2024年光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50億元,集聚企業超700家,其中8家入選2025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TOP 50評選。未來三年,光谷將培育3家百億級企業、千家中小企業,推動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大關,並聯合省市組建100億元湖北省人形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產業投資母基金;對新引進的頂尖科學家(如諾貝爾獎得主、院士等),給予最高1億元資金支持。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沈悅

福布斯中國集團首席戰略官晏格文指出,本次評選聚焦基礎創新、商業落地與行業影響力三大維度,而光谷以8家入選企業成爲“中國AI地圖的重要座標”。

福布斯中國集團首席戰略官 晏格文

重磅簽約與揭牌,開啓政企研投合作新篇章

大會現場,多項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成爲焦點。中國信通院副院長魏亮重磅發佈“工信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務平臺(武漢)”,該平臺集成270多個主流大模型、370餘項數據集及530P算力資源,提供開源託管、模型選型與產業對接服務,爲中部企業提供定製化AI支撐;隨後,“匯聚力量 · 創智突破”人工智能產業合作正式簽約,爲東湖高新區注入 AI 新勢力;最後,AI 天使投資人戰略合作計劃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科創局局長龔學藝、漢理資本創始人錢學鋒牽頭正式啓動,爲AI創新項目帶來新一輪資本活力。

頂尖學者與行業領袖共探 AI 前沿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三院院士John Hopcroft教授在報告中強調,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關鍵在於人才培養。他指出,教育體系必須積極變革,以培養能夠引領AI技術創新的頂尖人才。只有通過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才能把握AI時代的機遇,推動社會進步,並有效應對就業市場和教育模式的深刻變革。

約翰·E·霍普克羅夫特演講:“Talent for the AI Age”

零⼀萬物首席執行官,創新工場、創新奇智董事長李開復博士預言,AI正從ChatBot(對話機器人)向Copilot(智能助手)再向AI Agent(自主智能體)躍遷。他強調,推理成本正以每年10倍速度下降,而基於MCP協議的智能體協作將顛覆工作流,未來企業級Agent有望成爲“降本增效的核心引擎”。鑑於其對於AI領域的傑出貢獻,李開復被授予 “AI 50 人工智能智庫委員會名譽主席” 殊榮。

李開復演講:“生成式AI:從 ChatBot到Agent的躍進與機會”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中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院士張亞勤提出“ AI 發展的五個趨勢”,指出技術範式正從生成式 AI 轉向智能體 AI,2025年達到“無人駕駛ChatGPT時刻”,十年內全球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

張亞勤發表關於人工智能的觀點

陳俊龍演講:“大小模型協同創新技術與應用”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Life Fellow、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俊龍院士則強調“大小模型協同創新”,要通過邊緣端動態神經網絡提升工業場景響應效率。

大會舉辦了多場專題演講,來自聲通科技、成都恆圖科技(Fotor)、中科慧遠、格創東智、衛寧健康、蘭丁股份、S-instant瞬息宇宙、武漢紫東太初、像素綻放PixelBloom(AiPPT.com)、益航科技、超威集團、圖靈新智算、仙途智能、孚寶智能等企業代表,通過生動的案例分享和深入的技術解析,不僅爲與會者呈現了AI技術在各行業的最新應用成果,更爲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這些精彩分享既拓展了與會者的專業視野,也爲推動AI技術商業化落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聲通科技創始人、董事長 湯敬華

演講主題:構建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

聲通科技通過可信交互式AI技術,在政務服務、金融、汽車等領域實現多模態感知與智能決策的深度應用,推動產業生態佈局。該公司採用大模型與知識圖譜融合的創新路徑,構建開放可成長的AI系統,通過多智能體協同實現複雜場景下的高精度交互服務。

成都恆圖科技(Fotor)創始人、CEO 段江

演講主題:領先的人工智能多模態創意平臺

恆圖科技打造了全球領先的多模態AI創意平臺,通過HDR等創新技術實現專業級圖像處理,覆蓋8億用戶並實現每月2,000萬活躍用戶。該平臺將AI深度融入工作流,在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探索生成式AI時代的社區運營新模式,推動創意產業從專業工具向智能化平臺轉型。

中科慧遠/靈寶CASBOT董事長、創始人 張正濤

演講主題:面向複雜工業製造的智能光學檢測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

中科慧遠基於"神光"大科學裝置技術,研發了“光-算-控”三位一體的智能光學檢測裝備,可實現15-70納米級的高精度工業檢測。該技術已在八大行業實現國產替代,牽頭國家重大專項,推動高端裝備自主可控發展,同時爲具身智能提供工業場景的海量數據支撐。

格創東智副總裁 李楠

演講主題:工業 AI 超級生產力的破局公式與實踐

工業AI落地需結合大模型與小模型優勢,聚焦知識密集型、交互密集型等核心場景,通過數據治理和業務接口打通實現精準決策與控制。格創東智通過工業AI破局“三步走”方法論(第一步基於3個要點篩選場景;第二步大小2類模型協作;第三步ABCDE5大能力協同),已在泛半導體行業實現億元級效率提升,推動工業智能化轉型。

衛寧健康科技集團總裁 王濤

演講主題:AI將如何重塑醫療

衛寧健康將推動AI醫療從循證醫學邁向智能醫療時代,通過垂直大模型和精準數據分析提升診療效率,但需解決數據質量、倫理和醫患協同等挑戰。未來醫療的核心在於醫生與AI的深度協作,醫生專注創造性診療決策,AI負責執行和信息整合,共同提升醫療服務的個性化和可及性。

蘭丁股份董事長 孫小蓉

演講主題:AI打開醫療新質生產力大門

蘭丁股份的AI醫療技術通過大規模數據分析和自動化診斷顯著提升了宮頸癌篩查效率和質量,實現了基層醫療資源匱乏地區的精準早篩。中國龐大的醫療數據爲AI醫療發展提供了獨特優勢,通過標準化、規模化的應用模式大幅降低醫療成本,推動醫療體系從經驗醫療向智能醫療轉型。

S-instant瞬息宇宙聯合創始人、CMO 尚宸宇

演講主題:瞬息宇宙AI+XR賦能文旅商融合發展

S-instant瞬息宇宙的AI+XR技術通過3D建模和AI數字還原工藝重構文旅體驗,突破物理空間限制,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吸引Z世代消費羣體。該技術將傳統8-12個月的內容生產週期縮短至一個季度,融合虛實交互、搭載數字引擎,重構文商旅的空間想象力,打造全新升級的文旅產業!

武漢紫東太初總經理 劉昊

演講主題:具身大模型,開啓人機協同新紀元

紫東太初多模態大模型通過統一原生編碼技術爲工業、醫療等領域提供智能化支持,其具身智能平臺融合感知-決策-執行閉環推動產業升級。武智院將建設全國運營總部,打造“武漢人工智能大模型機器人聚集區”,形成“技術攻關-場景驗證-標準輸出”的創新閉環,爲具身智能發展提供新範式。

像素綻放 PixelBloom (AiPPT.com) 創始人&CEO 趙充

演講主題:AI Native WorkStation如何全球綻放

AiPPT.com 20個月從0-2000萬用戶的故事

AiPPT.com通過聚焦PPT這一垂直品類,以AI生成技術切入全球市場,20個月實現2,000萬用戶增長,驗證了"單點突破+生態合作"的商業模式。該產品差異化定位小白用戶羣體,通過20種語言版本和合作夥伴生態(如釘釘、人民網)快速擴張,目前已在40多個國家實現商業化落地。

益航科技創始人&CEO 金洋

演講主題:全球數字場景超級入口

益航科技通過AI智能手推車切入機場場景,將傳統基礎設施升級爲數字化交互入口,覆蓋國內40多家機場並拓展至東南亞市場。該公司以"物理AI+場景應用"構建競爭壁壘,打造高淨值流量私域平臺,未來致力於成爲全球數字基建的標準制定者和運營商。

圖靈新智算創始人、董事長 劉淼

演講主題:迎接物理AI時代到來的圖靈路線

物理AI時代將催生萬億級參數大模型的推理需求,AI技術正加速從理論前沿邁入規模化產業落地階段,定製化智算系統已成爲其中的關鍵環節。圖靈新智算通過構建“生成式AI超級工廠”,將算力、數據與行業專業知識整合爲高性價比的定製化全棧方案,打破企業應用AI的技術與成本壁壘,助力客戶穩健享受AI紅利。

仙途智能聯合創始人&COO 劉政康

演講主題:從“搶飯碗”到“協同共融”:AI與無人駕駛重塑勞動價值格局

無人駕駛技術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替代,而是通過人機協作模式填補勞動力缺口,在環衛等高風險領域實現降本增效和安全升級。目前,仙途智能已建立起佈局全球的商業版圖,在全球30+城市實現了規模商業化落地,並且憑藉強大的綜合實力,率先獲得國內外多地區首批車輛上路牌照,進一步鞏固了技術與業務的領先地位。

孚寶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賈國強

演講主題:銀髮浪潮遇見AI革命:孚寶打造機器人智慧康養解決方案

孚寶智能通過打造機器人智慧康養方案解決老齡化社會照護難題,其"小寶機器人"集成健康監測、緊急呼叫等功能,已在國內外醫療康養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該公司深耕垂直領域,將AI技術與實際需求結合,形成可盈利的商業模式,同時積累的醫療數據爲未來AI大模型訓練提供重要支撐。

超威集團戰略投資總裁 章雲宣演講主題:AI驅動新能源格局之變

超威集團戰略投資總裁章雲宣提出,AI與新能源深度融合將重塑產業格局,AI依賴能源支撐算力,而新能源需AI優化管理。

圓桌討論:AI+新能源

緊隨其後的“AI+新能源”的圓桌討論中,各位專家聚焦四大方向:材料研發領域,AI可加速新型電池分子探索,縮短研發週期百倍;船舶三電系統則通過AI混合能源管理提升能效20%-30%,推動綠色智能轉型;電網決策層需AI解決新能源併網的不確定性,保障穩定性;微網應用中,AI實現“源網荷儲”智能調度,助力分佈式能源高效運行。多方共識認爲需打破數據壁壘,共建產業生態,搶佔“AI+新能源”技術制高點。

另外,來自產學研各界的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展開深度對話,既有對熱門話題的深刻解讀、技術路徑的前瞻探討,又有對產業落地的務實交流,還有跨國合作的創新模式分享等。這些論壇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爲與會者提供了多維度的思考視角,不僅豐富了大會的學術內涵,更充分展現了人工智能賦能各行業發展的無限可能。

圓桌討論:具身智能發展趨勢

在“具身智能發展趨勢”的主題圓桌中,嘉賓們認爲具身智能的發展需要突破相對應的技術瓶頸,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熱點,關注技術與產業的長期協同發展,同時解決高端人才短缺和商業化落地難題,通過細分場景分階段實現應用價值。

圓桌討論:中阿人工智能產業金融合作

參與“中阿人工智能產業金融合作”主題的圓桌嘉賓表示,中阿人工智能合作以互補優勢爲核心,阿聯酋開放的應用場景和資金優勢與中國技術實力形成協同,尤其在智慧城市、智能駕駛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雙方強調,需加強人才交流與本地化適配,以阿聯酋爲支點,推動中國AI企業輻射中東市場。

圓桌討論:AI+智能製造

嘉賓們在“AI+智能製造”的主題圓桌中指出,AI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正從效率提升向構建技術護城河轉變,需要企業通過獨特數據、定製化模型和軟硬協同來建立競爭優勢。中小企業可通過政府算力支持、開源生態和產融合作降低AI應用門檻,但需注意AI落地是系統工程,需平衡技術、成本與倫理等多維因素。

圓桌討論:AI+新勢力

在“AI+新勢力”的主題圓桌中,嘉賓們表示,AI新勢力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各垂直領域的創新者正將前沿技術與行業深度結合,開闢全新賽道。從醫療健康領域的專業大模型到文旅產業的沉浸式體驗,從AIGC內容生產到具身智能的商業化落地,這些探索彰顯了新一代創業者在把握結構性紅利時的敏銳與魄力。唯有深耕行業痛點、堅持創新突破,方能在AI浪潮中打造出真正具有競爭力的新勢力。

榮耀時刻:2025 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 TOP 50 頒獎典禮

本次活動的壓軸環節是“2025 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 TOP 50 頒獎典禮”。獲獎企業與影響力個人,覆蓋大模型、醫療、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表彰了在人工智能科技企業發展方面取得優異成就的企業與個人,展現了中國AI企業的卓越成就與全球競爭力。

展望未來:AI 時代的無限可能

伴隨着施坦威藝術家萬捷旎演繹的科技與音樂碰撞的美妙序曲,晚宴拉開帷幕。

晚宴期間舉行了“人工智能產業智庫平臺發佈儀式” ,該智庫匯聚了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創始人、投資機構、全球生態夥伴等卓越領袖和多維度行業菁英,重點開展資源融合與項目協同,打造人工智能AI生態平臺。

人工智能產業智庫委員會發布

自然向善創始人鄭暘捷也在現場做了分享。她表示,自然向善旨在全球範圍內通過科學生態恢復與轉型、教育藝術和社區參與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倡導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收益的雙贏。她呼籲 AI 科技企業加入這一偉大事業,以技術創新賦能生態恢復,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服務地球生態新路徑。

自然向善創始人鄭暘捷演講:“AI for Earth · AI x 生態共生計劃發佈”

以下爲本次活動現場圖片集錦:

至此,“智啓未來·創想紀元,光穀人工智能創新大會暨 2025 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TOP 50發佈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盛會不僅呈現了最前沿的技術成果和產業洞察,更通過人工智能產業智庫平臺的發佈和多項戰略合作的簽約,爲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我們堅信,隨着技術迭代和跨域融合的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將釋放更大的創新勢能——既推動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更爲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東方智慧。

聲明:以上活動內容是商業合作內容,用於調研的部分/全部數據來自合作方和第三方,相關觀點及結論均基於以上數據研究得出,不作任何投資指引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