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將於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布

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新聞發佈會,介紹大會籌備進展情況。

有記者提問,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成效有目共睹,本屆大會上是否會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讓更多國家享受到人工智能發展的紅利?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若蒙表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在中國已經進入千行百業、走入千家萬戶,和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息息都密切相關。但從全世界範圍來看,人工智能還遠未實現全球普惠,各個國家之間的智能鴻溝依然存在。藉助本次大會這個平臺,想重點分享兩方面情況:

一是總結經驗,講好中國的故事。中國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應用賦能並重。一方面,強化智算基礎設施統籌佈局,積極推動語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全力支持模型企業開展前沿技術探索。2025年以來,中國已建成一批國產萬卡算力集羣,佈局並持續建設7個國家級的數據標註基地。DeepSeek、通義千問等模型無論在性能還是價格上,都展現出超強的能力,在全球各類測評榜單、頭條熱搜、下載排行上都持續霸榜。

另一方面,發揮中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比較完備、應用場景比較廣闊的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2025年在交通、醫療、製造等重點領域推動佈局建設了一批國家人工智能行業應用中試基地,加速向千行百業賦能。

比如,在交通領域,青島港利用思維鏈和多智能體協同技術,讓港口整體作業效率提升10%,相當於在其他建設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年新增吞吐量7000萬噸。在醫療領域,北京協和醫院聯合開發了罕見病大模型,目前進展比較順利,已進入臨牀試用階段,預期可將遺傳性帕金森和早發家族性阿爾茲海默症診斷時間大幅縮短至90%以上,有效實現重大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在智能終端領域,有關國內外機構現有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AI終端出貨量已佔全球42%,預測2025年全年AI手機、AIPC、AI平板出貨量將增加20%。

二是加強合作,分享中國的方案。中國始終堅持“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的理念務實開展國際合作。中國大模型的火爆出圈,讓全世界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看到了希望,有機會享有、擁抱這輪人工技術紅利。今年中國同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本次大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發佈《中國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分享與各國合作的實踐經驗。

比如,2025年3月緬甸發生了7.9級地震,中國第一時間奔赴震區,順利完成各方面的救援任務。中國的人工智能團隊僅用7小時就開發了中緬英三語互譯系統,在救援黃金72小時內服務了700多人次求援需求。此次救援後,緬方對中方高度認可,把該系統納入了緬方國家應急語言庫。再如,在採礦領域,中國科學院與企業聯合相關企業開發了“愚公”智慧礦山系統,該系統使礦車行駛裝卸載整體效率提升16%,綜合耗電量降低20%,作業人員也減少了一半以上。這樣的成果和案例舉不勝舉,將在大會論壇、成果展覽、互動體驗等環節一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