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

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了三大類共10項舉措的一攬子金融政策,包括降準、降息,創設並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出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政策工具等。業內專家認爲,一攬子金融政策出臺實施非常及時,體現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積極作爲,更好支持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支持經濟合理運行。

加大中長期流動性供給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5月15日,降準落地,向市場提供了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降準0.5個百分點有效滿足了長期流動性資金需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此次降準釋放了更充足的長期流動性,在後續政府債券供給高峰,可熨平資金面波動,強化貨幣與財政政策協同,穩定社會融資規模增長。

溫彬表示,降準有助於優化銀行負債結構、節約負債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淨息差收窄壓力,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調創造空間。還能爲銀行體系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穩定信用擴張,提升對消費、外貿、科技創新、小微民企等特定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動力和可持續性。

此次人民銀行還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降至0%。記者瞭解到,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不屬於存款類金融機構,不向社會公衆吸收存款,在央行開立的準備金賬戶不能用於清算,清算職能由開設在銀行的同業存款賬戶實際承擔,其貨幣創造機制與銀行有本質不同,對此類機構大幅降準是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的重要舉措。

溫彬表示,階段性大幅降低其存款準備金率,有利於降低這些機構的負債成本,提高負債穩定性,爲汽車、設備等“兩重”“兩新”消費和投資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推動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2025年5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10個基點。這是5月7日人民銀行宣佈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後,經過市場化的利率傳導,帶動了LPR隨之下行0.1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更首次全面下調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的利率。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餘額5.9萬億元,是央行重要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人民銀行此次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降息‘組合拳’意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強化政策激勵效果、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並進一步疏通利率傳導路徑。”溫彬表示,這一方面有助於降低實體經濟實際融資成本,破解當前外需走弱、通縮壓力加大的局面,助力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實現。另一方面也將強化利率政策協同。貸款和存款利率同步調降,可以在穩定息差的同時,維持商業銀行資負兩端的有機平衡。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量增、價降”,旨在加力支持科技創新、居民消費、小微企業、房地產市場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溫彬表示,伴隨結構性降息落地,通過再貸款支持特定領域的貸款利率與普通貸款利率利差擴大,有助於激發企業申請特定領域貸款的熱情。同時,結構性降息預計每年可節約銀行資金成本150億元至200億元,推動銀行加力支持經濟結構轉型。

創設結構性政策工具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

5月9日,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迅速落地。這一新政策工具是對前期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的擴容和升級。2022年4月,人民銀行設立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額度400億元,先期以試點方式開展,後拓展至全國。新政策工具額度更大,支持領域更廣,利率更低,在全國範圍內均適用,是對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政策的擴容升級。“新政策工具將激發服務消費和養老市場活力。”王青表示,一方面將促進擴大服務消費供給、提振服務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有利於完善養老保障,在更長期限中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近年來,人民銀行先後創設了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目前形成了以總量工具爲主、結構性工具爲補充的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到4月末,存續的結構性政策工具共9項,主要聚焦國民經濟重點領域、重大戰略和薄弱環節,存量餘額約5.9萬億元,占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的13%,處於合理水平。

業內專家認爲,當前經濟循環仍然存在堵點,結構性矛盾較爲突出,未來貨幣政策需要更多采用結構性工具,支持擴內需,挖掘新動能,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

同時,人民銀行增加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增加後總額度8000億元,並將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首貸戶的額度與支持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貸款的額度打通使用。此外,人民銀行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

未來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和各項工具使用效果,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還可以擴大工具規模、完善工具政策要素,或創設新政策工具。

溫彬表示,後續穩外貿專項再貸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仍有望出臺,以重點支持相關外貿企業及其上下游重點企業,配合財政政策共同穩住外貿,並有效拉動基建投資擴張,形成託底效應。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