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記服務,如何跑出幸福加速度?
5月10日,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開始正式實施,其中大家非常關注的是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尤其是去婚姻登記的時候不用再拿着戶口本,拿着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了,程序上就大大便利了很多,另外,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婚姻登記條例新修訂後還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背後它反映的是一些什麼樣的問題,一起來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是結婚登記的高峰月,近年來,“520”“521”兩天,因爲諧音寓意,也逐漸成爲戀人們選擇登記結婚的良辰吉日。根據媒體報道,福建福州、江西南昌和江蘇常州、無錫等地,5月20日當天婚姻登記處都已經約滿;廣州市民政局官網也發佈溫馨提示稱,近日,較多新人選擇預約5月20日、21日當天辦理結婚登記。廣州市各區婚姻登記機關將動態調整預約號源,全力保障市民婚姻登記需求。也呼籲大家結合自身實際,錯峰預約辦理,避免“扎堆登記”。
根據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一方是內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國人、港澳臺居民或者華僑的結婚登記、離婚登記和補領婚姻登記證件也屬於“全國通辦”的受理範圍。雙方都可以在國內任一婚姻登記處辦理婚姻登記。
婚姻登記新規的實施,不僅讓結婚登記更加便捷高效,也更成爲撬動相關服務全方位優化的一個新支點。眼下,不少地方都在積極打造婚姻登記新場景。在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開始施行之際,南京市玄武區民政局,就把婚姻登記處整體搬遷至景色宜人的玄武湖公園,這裡整體建設以“園林+婚俗”爲特色,內設置婚姻登記區、中式頒證區、現代儀式區等功能區域,在打造新的網紅地標的同時,也吸引更多情侶“爲領一張證,赴一座城”。
鼓勵新人和父母一併到婚姻登記中心
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主任 李君研:我覺得您的顧慮是有,但我覺得不必要去擔心。首先剛纔說到我們可以通過人口庫包括婚姻登記的系統對新人的身份進行相應識別,降低了您說的這種風險可能。還有一個,我們也提出了對新人進行了家庭婚姻相應的輔導,在這裡我們會對比如剛剛您提到的衝動結婚這種情況,我們會對新人進行相應的輔導,包括新人相應的責任,包括權利和相應的義務。還有一點,在新的婚姻登記條例裡,也鼓勵新人和家長,和父母一併到婚姻登記中心,來共同見證這個幸福又難忘的時刻。
全國通辦對提高結婚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中華女子學院教授、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李明舜:我認爲全國通辦對提高結婚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當然全國通辦它的重大意義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它打破了戶籍限制和地域的壁壘,應該說對於流動人口權益的保障上了一個新臺階,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而且它爲將來以後教育、就業、醫療,打破地域限制、戶籍限制,應該是起到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第二個,就是它的全國通辦的這種便捷性,它是一項利民措施,它也體現了我們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的一個重大轉變,它是我們以人民爲中心的立場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在婚姻登記制度和工作當中的體現。再一個就像前面說的,這個全國通辦是讓數據跑腿,避免流動人員來回勞碌奔波,應該說這個是極大地降低了婚姻登記的綜合成本。
只用身份證去結婚是不是賦予了更大的婚姻自主權?
中華女子學院教授、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李明舜: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講,一個是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根據我們國家法律的規定,婚姻自由、婚姻自主,這是結婚當事人的權利,法定的權利,那麼任何人是不得干涉的,哪怕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夠干涉,如果你以暴力的形式去幹涉還可能構成違法犯罪,這是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應該說不要戶口本等等,這個對於權利的順利實現,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預,確實是有好處的。另外,從情理的角度來看,結婚畢竟是一件人生大事。在這個過程當中,不用戶口本,並不意味着鼓勵年輕人不告知父母,不告訴家裡人,那麼在這個裡面,我覺得徵求家長的意見、父母的意見還是必要的,因爲畢竟結婚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這樣有利於以後關係的處理。
全社會形成尊重婚育、支持婚育的良好氛圍
中華女子學院教授、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李明舜: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要構建一個婚姻全生命週期的這樣的一個支持體系,也就說從婚前的輔導,然後到結婚,再到婚後生活的關係的調試,以及甚至出現了危機以後怎麼樣去處理,那麼這樣一個支持體系來講,對於當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完善支持和尊重婚育行爲一系列的政策,比方說我們的婚檢的免費、結婚的獎勵,以及生育的補貼等等這樣一系列政策都需要完善,以此來降低這種生育、養育和教育的成本,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婚育、支持婚育一個良好的氛圍。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