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家事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專斷難斷的“家務事”

“這日子沒法過了!我要離婚!”李女士怒氣衝衝走進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綜治中心,手裡攥着一疊材料。

李女士和丈夫感情破裂,因爲兒女撫養權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父母勸不住,好友調解不了,矛盾越積越深。經引導,李女士來到了吳江區綜治中心新設立的婚戀家事糾紛聯合調處中心。

在這裡,經驗豐富的調解員耐心傾聽夫妻雙方訴求,並釋明相關法律法規,指導法官還給予了專業意見。三天後,夫妻倆心平氣和地簽下調解協議,兩人均同意離婚,並就孩子撫養問題達成一致。

這樣的“化干戈爲玉帛”並非偶然。爲及時有效多元化解婚戀家事糾紛,構建和諧穩定的婚戀家庭關係,今年8月,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綜治中心、區人民法院、區婦聯、區公安局和區司法局五部門聯合“搭臺”,正式成立吳江區婚戀家事糾紛聯合調處中心,讓“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找到更專業、更溫情的解紛路徑。

很多糾紛看似是“一口氣”,背後卻是情、理、法的複雜交織。聯調中心匯聚了多方解紛力量,配備綜治中心調解員、法院特邀調解員等5名常駐“老孃舅”,他們既會解法結,也會解心結。調解員們有的是處理家事糾紛的“老法師”,有的是精通心理疏導的“知心人”,他們組成的“解紛聯盟”精幹有力。

根據流程規定,調解員在接收糾紛10日之內就會及時地向當事人瞭解相關情況,組織開展必要的調查覈實,並開展針對性調解工作。對於調解成功的糾紛,調解員會及時製作調解書,調解不成則會引導當事人選擇合法途徑化解糾紛。

肯定有人會問,這樣的調解書能約束對方的行爲嗎?如果雙方已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可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對於符合條件的申請,法院在30日內出具確認文書。

但聯調中心的作用可不止於調解,它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坐等矛盾上門,而是主動“向前一步”。聯調中心會“接力”調解公安局移交的“非警務類”家事糾紛,快速處理綜治中心接待的夫妻矛盾、遺產爭議,還會提供專業團隊全程跟蹤婦聯接到的家暴投訴和撫養權爭議。

對於調解成功的案件,聯調中心還提供“售後保障”服務。

根據工作安排,聯調中心每週都有固定時間“專家坐診”,心理諮詢師、律師輪流值班,幫當事人走出情感陰影、理清法律困惑。婦聯會堅持“暖心回訪”,定期聯繫當事人詢問調後情況,防止矛盾反覆。聯調中心還會常態化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注重法治宣傳和家庭美德教育,指導社區居民用法治思維處理家事,從源頭減少糾紛。

這樣全套完備的解紛服務背後,勢必是多部門的凝心聚力,只有五指攥成拳,才能讓糾紛化解達到最好的效果。聯調中心運作過程中,區綜治中心負責協調各方力量,做好導服臺精準分流,協調日常運營管理;區人民法院負責訴調對接、司法確認、財產保全等工作,配合加強對聯調中心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聯合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區婦聯發揮“孃家人”優勢,組織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入駐綜治中心調解專區,參與糾紛化解;區公安局突出矛盾流轉聯調聯處,負責對糾紛中涉及的違法犯罪行爲快速聯動處置;區司法局負責統籌調解資源,提供法律援助,做好法律宣傳工作。

家事無小事,聯調中心就像一座橋,一邊連着法理,一邊繫着人情。區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協同各職能部門重點推進“類型化糾紛調解”,尤其針對彩禮糾紛、撫養權爭議等高頻問題,制定標準化調解方案。同時,全力推動“智慧調解”,探索線上諮詢、視頻調解,讓羣衆少跑腿,着力推進“人才庫升級”,吸納更多婚姻家庭諮詢師、家事律師加入,讓解紛更快、更暖、更專業。(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昂 通訊員 劉瑩)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