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總|事關美國關稅影響!科創板公司密集表態(持續更新中……)

《科創板日報》4月7日訊 4月3日凌晨,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截至發稿,科創板已有十餘家公司公開回應相關影響。

多家企業表示,此次“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有限”,已積極應對;部分公司稱,已在全球佈局產業鏈,可有效抵禦外部供應鏈波動風險。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這些公司已做出迴應:

聚辰股份(688123.SH)表示,公司對美出口佔比不及整體營收的1%,本次關稅調整對公司的直接影響較小,對下游行業以及供應鏈的影響尚待觀察。

泰凌微(688591.SH)4月6日表示,直接關稅影響有限,公司芯片產品向客戶交付地主要爲非美國地區(ODM工廠所在地),因此受直接關稅影響非常小。交付地爲非美國地區的客戶購買公司產品的成本不會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變化的影響。若ODM廠商的終端成品被納入加稅範圍,可能增加其成本壓力,預計整體影響可控。

孚能科技(688567.SH)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出口地區以歐洲爲主,美國出口佔比較小。同時在海外產能建設方面,公司爲鋰電池行業最早佈局海外產能的企業之一。公司已與土耳其電動汽車品牌客戶TOGG成立合資子公司Siro,其中Siro項目一期6GWh產能已投產並完成產能爬坡。美國增加關稅對公司經營影響程度較小。

阿特斯(688472.SH)表示,對於關稅成本有多種分攤和協商的辦法,合同有關稅變化保護條款,會爭取將關稅的影響限制在合理可控範圍內。同時公司在逐步推進海外電芯和儲能系統製造,以應中國產品出口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

道通科技(688208.SH)相關負責人回覆《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美國的對等關稅是初步方案,不排除在後續過程中還會發生變化。基於目前情況,公司將採取以下應對措施:一是基於目前的對等關稅政策下,已提前在部分低關稅國家或地區(如: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新加坡等)尋找製造場所並開展了相關人員儲備工作,預計可在1個月內實現低關稅區域的製造替代;二是部分產品線(如:TPMS、充電樁等)可實現美國本土製造,公司美國北卡工廠已於2023年末投產,已在美國本土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和製造體系。“除美國市場外,公司在歐洲市場以及亞太、中東、南美等廣闊的新興市場均有完善的營銷服體系建設與佈局。”

九號公司(689009.SH)表示,依託公司全球化業務佈局,公司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來自於美國市場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比例不足10%,經營性利潤EBIT佔公司總經營性利潤EBIT比重更低。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主要來源於中國和歐洲地區,公司電動兩輪車市場主要集中於國內,因此本次關稅調整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有限,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海爾生物(688139.SH)表示,公司海外業務廣泛佈局於非洲、歐洲、亞太、美洲等區域,其中2024年海爾生物的美國市場收入佔公司整體收入比例不足2%,且本次加徵關稅前公司已經基於美國當地化體系進行了意向訂單的提前備貨,因此關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有限。公司將繼續在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網絡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強化本土化佈局,以當地化的產品、營銷、物流、售後等策略,實現對當地用戶需求的快速洞察和響應。

珠海冠宇(688772.SH)表示,公司2024年消費類主營業務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88.94%,而消費類電池(主要系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的電池)直接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情況極少,因此此次關稅對公司的直接影響有限。此外,如果搭載公司電池的終端成品被納入加稅範圍,可能增加其成本壓力,對此,公司將積極與終端客戶溝通協商處理。另外,公司已經在馬來西亞規劃建設海外生產基地,不斷完善全球化佈局,將進一步減少此次關稅帶來的影響。

優利德(688628.SH)表示,當前的關稅政策對公司經營未造成重大影響,公司會密切關注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並積極應對,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保障經營穩健。除美國市場外,公司在歐洲市場以及亞太地區等均有營銷佈局,以多元化的全球營銷策略應對單一市場風險。

南芯科技(688484.SH)表示,公司對美直接出口業務佔比爲0。公司保持對市場、行業和客戶訂單變化情況的密切關注,繼續積極投入研發,持續加快新產品、業務佈局,積極把握國產自主可控發展機會。

諾泰生物(688076.SH)表示,前日美國政府公佈“對等關稅”政策,根據政策內容解讀,藥品本次階段性豁免加徵,對公司影響不大。公司會持續跟蹤關稅政策實施進展並評估影響。

瑞可達(688800.SH)表示,美國加徵關稅,會更有利於海外工廠本地化生產和銷售,就近服務客戶,也更有利於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公司會隨時關注國際貿易環境,保證公司海外業務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科德數控(688305.SH)表示,公司的核心技術與零部件採購均不涉及原產地美國商品,因此中國對美加徵關稅未對公司五軸聯動數控機牀產品成本構成衝擊。公司長期堅持關鍵功能部件自主研發,包括五軸數控系統、伺服驅動、電機、轉檯、擺頭、電主軸及系列化傳感器等,通過供應鏈本土化和國產化替代有效規避了核心零部件技術卡脖子風險,同時也降低了因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導致的成本波動。

天奈科技(688116.SH)表示,目前公司海外銷售佔比不高,2023年海外營收佔比0.91%,直接出口美國業務營收佔比0.12%。同時,公司在美國設立生產基地項目是公司推進海外供應鏈本土化的戰略佈局,以滿足海外頭部客戶的增量需求,關於關稅政策,公司一直都在積極籌劃相關應對措施,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動態,並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關於更多科創板公司表態,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