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款怕按錯號碼匯錯人?金管會提解方
匯款示意。 路透通訊社
當你突然收到一筆陌生匯款,接着銀行來電要求「請協助退回款項」,你會怎麼做?
小心,這可能不是詐騙,卻可能讓你吃上官司。立委蔡其昌指出,曾有民衆因爲誤收他人匯款,誤以爲銀行通知是詐騙,最後卻因此遭警局以侵佔罪傳喚。
該事件在網路引發熱議,凸顯目前轉帳制度在「誤匯追回」的漏洞,及全民高度防詐下所產生的信任斷裂。
爲降低民衆「匯錯款」衍生進一步糾紛,金管會端出三大改革解方,盼年底前落實,還給「匯款」一個公允與安全的秩序。
金管會在6月底的銀行總經理聯繫會議中指出,將與銀行公會研議推動三大精進措施,將新增「戶名揭露機制」、擴大通知方式與建立警政協處機制,預計最快將於年底前上路。
一、網銀與ATM轉帳將新增「戶名揭露機制」
未來民衆透過網路銀行或ATM進行轉帳,只要輸入對方帳號後,系統即會部分顯示受款人姓名,例如「王O明」,讓匯款人能進一步確認受款對象是否正確。
金管會表示,此機制已要求銀行遵循《個資法》,以「部分揭露」兼顧確認與隱私雙重目的,降低因帳號輸入錯誤所導致的資金誤匯。
二、提高受款人迴應意願,強化通知流程
目前銀行若接獲匯錯款申請,僅會以電話或簡訊通知受款人,過程多爲形式性提醒。
爲提高受款人配合度,金管會要求各銀行需採多元通知方式,甚至可結合App推播、客服通話紀錄等方式,增加受款人接收通知的機率與信任度,減少誤會與糾紛。
也有立委建議,可讓銀行酌收一定手續費後由專人協助處理錯帳,避免轉帳人與受款人「一問三不知」的拉鋸戰。
三、建置銀行與警政系統協處通道
金管會進一步表示,已請內政部警政署,協助轉知各地方警察機關在受理疑似誤彙報案時,能先行查證並引導民衆洽受款銀行協助,減少因誤會啓動司法程序的情況。
金管會說明,此次戶名確認機制涉及跨行匯款平臺,由財金資訊公司負責系統整合與調整,目前正與銀行公會密切協調中,預計將於2025年底前分階段上線。
未來無論透過網銀、行動裝置或ATM,只要匯款前能看到「戶名提示」,可提升辨識精準度,也可有效減少誤匯機率與後續糾紛。
跨行轉帳年交易筆數已逾十億筆,轉帳方便又即時,但若制度無法跟上科技發展,卻也可能成爲匯錯款糾紛的溫牀。
制度設計若能再多走一步,不讓受款人困惑、讓匯款人安心,纔是讓數位金融普及真正惠及全民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