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數學科難易適中 取材生活化「早餐組合、民調」入題

▲國中會考第二節考數學,包括早餐組合、民調等生活化內容都入題。(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17.5萬人報名的國中教育會考今(17日)登場,第2節考數學。數學教師指出,今年數學科考題取材兼具生活化與多樣性,也呼應時事,包括翻牌比大小、咖啡店早餐組合、自行車變速、民調倍率調整等都入題。整體而言,試題具鑑別度,整體難度爲「難易適中」。

今年國中會考共有17萬5247人報考,今天第二節考數學科。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數學科全臺共有2025人缺考,缺考率1.16%,其中又以臺北考區缺考538人最多,其次爲新北考區395人。

協助教育部解題的臺北市北投國中林柏嘉表示,數學科考題大致分佈在三個年級,以幾何類型共出9題最多,試卷前13題爲單一數學知識概念爲主,需要計算量低,多數學生應該一看就知道如何切入解題;另從第9題後開始出現生活情境題,這樣難易度與順序安排,有助於降低學生答題時的焦慮感,也可鼓舞學生應答。

不過,桃園市平鎮國中數學老師劉建成指出,第19題後題目較具挑戰性,探討數學內容則散佈在各個年級中,學生需要清楚、深入的理解數學概念,並需要將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加以轉化的能力,才能正確解答。整體而言,試題具有鑑別度,整體難易度爲難易適中。

今年數學題目取材生活化,劉建成舉例說明,第9題爲無障礙停車位設置問題,第11題則是翻牌比大小的遊戲問題,還有第14題爲咖啡店早餐組合收入問題。

林柏嘉進一步分析,今年也有考題是需要從圖表擷取訊息,例如第19題考電影院如何買到最多的爆米花,第24、25題則是題組,詢問考生對於自行車變速齒輪比問題。另非選題則有兩小題,分別取材自民調的調整倍率,以及藝術紙片組合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