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勘三峽北大國小事故點 議員促規畫家長接送區

78歲余姓老翁19日駕車行經三峽北大國小,轎車暴衝,當場撞斃3人。(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議員廖宜琨23日邀集交通局等局處,會勘北大國小前後門通學動線與家長接送區。(廖宜琨提供)

三峽北大國小校門口19日發生3死12傷車禍,議員廖宜琨23日邀集交通局等局處,會勘北大國小前後門通學動線與家長接送區。廖宜琨表示,新北市大多數學校常在缺乏有效人車分離規畫與警力疏導的情況,北大國小後門的國慶路空間相對充裕,且鄰近捷運高架下方設有廊道,可整合作爲人行道與避車彎使用,規畫爲家長接送的臨停區。

廖宜琨表示,北大國小周邊的國光街爲路幅狹小的社區道路,卻負擔大量機車與汽車通行,且多數家長選擇自行接送,導致車流高峰與學生通行時間高度重疊,新北市大多數學校常在缺乏有效人車分離規畫與警力疏導的情況。

廖宜琨指出,北大國小事故正是「乳酪效應」真實體現,當動線設計不良、違規行爲未受控管、空間條件未妥善規畫等多重疏漏,當所有漏洞不幸對齊,悲劇便會突破所有防線發生。

廖宜琨說,今日會勘的重點在於針對現有空間條件進行有效調整。北大國小後門的國慶路空間充裕,且鄰近捷運高架下方設有廊道,可整合作爲人行道與避車彎使用,規畫爲家長接送的臨停區,並明確設置「即停即走」的動線標示,引導車流有序進出。藉由前後門動線分流及捷運廊道的整合運用,可有效降低學生與車輛接觸的風險。

廖也說,他將持續督促交通局於國成街與國光街校門前設置彈性升降式車擋柱,於學生上下學的固定時段封閉車輛進入。同時要求在校園周邊重要路口增設科技執法設備,加強違規取締與交通秩序管理,並將持續追蹤執行情況。